【蜀地揽趣】剑阁小山村藏有翰林故居 门前两颗顽石诉说一段清廉故事

11.05.2015  18:39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程文雯 整理) 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有一座名为“友于村”的小村庄,要问起村名中“友于”二字是何含义,不少当地人也是一头雾水,但如果说起给村子起名的人——李榕,村民们却又有讲不完的故事。在这座普普通通的小村庄里,至今还留有不少有关他的遗迹,村中的故居如今虽已破败,但遗留的断壁残垣中仍透出豪门大宅的气派与韵味。

李榕,原名甲先,后以此为字,号申夫,又号六蓉居士,清嘉庆乙卯(1819)农历八月出生于剑州东北何马沟(今剑阁县下寺镇友于村),是一位从剑阁走出的文化教育大家,与李惺、李眉生并称晚清“蜀中三李”。他幼时展露才华,33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40岁又跨上战马,成为曾国藩手下一员大将,之后又前往湖南任布政使,为人刚正,爱民如子,却因为得罪权贵李鸿章而在50岁时遭到罢官。

回乡后,李榕在当地开设学馆,后又在当地兼山书院主讲,一时间蜚声遐迩,不少学子不远千里负笈来读,文风鼎盛,李榕在家乡也颇受爱戴。1878年,何马沟更名,不少人提议更名为李家沟,但李榕却力排众议,从《尚书·君陈》中采“惟孝友于兄弟”,为村子起名“友于”,以求村中人和睦相处,孝悌忠义。

4月28日,记者在村主任何正雄的带领下,来到友于村探访李榕故居。车沿村道行至半山,从右侧的一条小路步行而下,绕过几家当地村民的住房,一道青砖垒砌的照壁赫然眼前。照壁中间镂空,顶上有飞檐,檐下还有一排宽约30厘米的精美雕花,尽管饱经风霜,但红绿色泽依然清晰可辨。“现在这周围四五家人的房子,以前都是李翰林家的宅子,依山而建,地域广阔,气派得很哦。”何正雄说道,“但听村里的老人说,是一场大火把所有的木结构都烧没了,后人又在这里重新盖房生活,几百年下来,故居大部分都损毁了。”不过,从这断壁残垣中,也不难看出李家当年的气派。

说起故居遗迹,还有一处不易发现的地方。沿故居向坡下走,有几阶石梯,最高的一阶前,记者看到了一道古朴的青灰石坎,“这里才是故居以前的大门。”何正雄说。原来,这里以前一直摆放着两块大鹅卵石,“村里人都知道,这是李榕当年摆在故居前的‘廉洁石’。前几年县里的龙江小学建李榕纪念馆,才把石头搬走了。

在剑阁县龙江小学里,记者见到了这两块大鹅卵石,石头呈青色,椭圆形,表面十分光滑,直径约六七十厘米。李榕当年在湖南任布政使,手中掌握全省的财赋和人事,却从未有丝毫贪占。罢官回乡时,连路费都是靠朋友资助,五月被罢官,七月才终于登船上路。而其随身所带,只有15000册书籍,船上太轻,未免行船颠簸,李榕命人在长江畔抬了两块各重300斤左右的大石头压船,回乡后将其放在家宅西阶前。乡人感叹其清廉,也将两块顽石叫做“清廉石”。事迹流传至今,剑阁仍有不少人吟诵着“两袖清风归故里,一对顽石压中舱”两句对联。

●攻略

路线: 从成都出发,走G5高速从剑阁出口下,行850米左后转弯进入剑门大道,随后进入临津街,再左转入龙江大道,左转过沙溪大桥,随后左转行驶200米左右右转,再行驶1.9公里到达友于村。

李榕纪念馆位于广元市剑阁县龙江小学内,与友于村同属下寺镇,从临津街直行进入翠云大道,随后左转,再右转进入三棵树街,右转进入赵家巷,再右转直行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