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6月20日,星期六早晨八点左右,剑阁县白龙镇大学生村官奂文蛟还没睡醒就被该镇镇长何建国喊起来一起下村了。
自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剑阁县精准识别贫困户,创新探索“六式”扶贫法,加大资金与人才投入,去年成功脱贫14700人;2015年18708人的贫困人口中已有6112人脱贫。何建国这个“忙碌的周六早晨”仅是精准扶贫工作中“干部要素”保障的一个缩影。
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摸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建档立卡,成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
4月底,剑阁县主要领导牵头在鹤龄镇青木村现场办公:“不能让杨仕安夫妇这样70多岁还抚养孙子的老人继续贫困,首先要改善的是他们的居住环境。”在该村村委会办公室,打开《贫困农户登记表》,杨仕安的家庭人员、致贫原因、月均基本生活开支等系列指标一应俱全。
去年底,剑阁县成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标准,识别出贫困村163个、贫困户32932户、贫困人口9.3604万人,建立了扶贫对象动态化信息档案,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基础依据。
探索“六式”模式 创新扶贫机制
识别贫困有一定的标准,但扶贫方式却千差万别。对此,剑阁县量体裁衣、因地制宜,积极创新扶贫机制。
“虽然我一直缺钱,但才开始不愿养鸡,乡干部和户长附吉德就送了100只鸡苗给我。”6月5日,在采访该县高池乡因病且无劳动力致贫的86岁徐桂平老人时,她笑着说,“没想到那批鸡赚了四千多元,之后小附给我出400多元,我出400元,又买了150只鸡苗来养。”
据悉,去年3月,该县高池乡探索出“户长式扶贫”模式。将相邻的15至20户贫困户划为一片,由贫困户选出一名村民为“户长”,指导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徐桂平的“户长”就是附吉德。
除了附吉德这样的“小户”,剑阁还借力专合组织等“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姚家乡全芳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向贫困户赊养种羊,待山羊出栏销售后再返还合作社山羊款。目前,剑阁全县已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83个,入社贫困户占到了总贫困户数的87%。
此外,剑阁还同步实施另“五式”扶贫模式:通过亲情、乡情、友情,争取大户反哺式帮扶、定点帮扶的“亲情式扶贫”;着力改进贫困户生活条件的“条件式扶贫”;通过产权量化,增加贫困户股权财产性收入的“产权式扶贫”;解决安居问题的“安居式扶贫”;自愿组成互助脱贫小组的“互助式扶贫”。
人才资金双到位扶贫工作见效益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县同时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户贫困户的“双万”大行动,131个市县级部门、11157名党员干部、163个驻村工作队、143名驻村第一书记,实施“一对一”对接扶贫工程。
“我与长安村民一起奋斗,争取让贫困户的收入在2016年翻一番。”来自该县县委宣传部的柳沟镇长安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富民说,“达不到这个目标,这个书记我会一直当下去。”
2014年以来,每个脱贫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100万余元,每个脱贫户达3000余元,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增收、能力素质提升、危旧房改造、公共服务建设、微型金融服务等扶贫攻坚行动同步推进:该县住建局帮扶鹤龄镇青木村发展山羊、土鸡等养殖业,规划建设民居集中安置点和老年人日间集中照料点;团县委、县工商联在江石乡梨垭、天堂两贫困村引进现代观光农业园项目,规划面积1400余亩,覆盖129户贫困户;姚家乡团结村新村聚居点统一规划,统一风貌,俨然一片别墅群……(唐海清 吴昌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