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多措并举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
“谢谢您们哒!”,一向沉默寡言的唐仕全,涨红着脸,憋出了一句话,表示对剑阁县人社局及驻村帮扶干部的感谢。这是近日该县人社局在对就业培训人员回访过程中的一个画面。
唐仕全,44岁,剑阁县龙源镇登云村村民,由于缺乏技术和帮扶,参加县人社局组织的就业培训前在成都打工,多年的艰辛劳累收效甚微,一度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的信心。在精准扶贫活动调研期间,县人社局和驻村工作队在实地走访中得知情况后,与唐仕全进行交心谈心,让他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斗志。经过近半个月的培训后,目前唐仕全在龙源镇登云村办起了家庭农场,准备种滕椒,养牛。
就业是安国之策、民生之本、和谐之基。今年以来,该县人社和就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贫困家庭中劳动年龄内的劳动者,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努力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打开了一条贫困山村就业扶贫的新路径。
精准识别 确保就业帮扶全覆盖
该县发动党员干部,逐村逐户对全县45056名贫困户劳动力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务工地址、工种岗位、劳务收入、有何专长、是否经过技能培训等相关情况,逐项进行登记和统计,严格做到不漏一户、不差一人,保证数据真实有效,实现录入人员与实际人员一一对应,确保信息录入质量,建立县乡两级贫困家庭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实行季度更新、动态管理,形成功能完备、信息充足、高效快捷的信息资源。
精准施教 确保就业培训“面对面”
该县在全市范围内通过精挑细选,筛选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剑阁职中、新科职校、科龙培训学校等8家师资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培训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家禽养殖、经济作物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重实际操作,轻理论学习,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鸡圈猪舍等场所“手把手”的教技能,“面对面”的讲方法,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实战”能力。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至少有1个劳动力参加一次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培训期间,提供每人每天10元的生活补贴。今年1-8月,共在全县2016年拟脱贫的33个贫困村中开展就业创业培训1150人次;品牌培训212人次。
精准施策 确保就业帮扶“到岗履职”
为解决年龄结构偏大、劳动力较弱等特殊贫困家庭顺利脱贫,该县极力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托底安置。因村致宜开发出保洁绿化、治安协管、村道维护、健康养老、交通管理、地质灾害监测等共12类公益性岗位,安置农村贫困户中的残疾人、低保家庭成员就近就业,实行全日制工作、半工半农或劳务承包等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贫困村、非贫困村每村分别设置5名和3名公益性岗位,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完善了村级管理,又切实破解了特困群众增收的难题。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补助300元,目前已安排570名贫困群众“到岗履职”。
精准信息识别 确保就业帮扶 “点对点”输出
该县是劳务输出大县,为改变劳务输出盲目无序状态,让外出务工人员尽快顺利就业,该县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及时获取用工信息,与深圳等劳务输出密集地共同制定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务输出和精准职业培训。对有组织输出的外出务工人员,凭劳动合同和车票给予单程车费的报销;安排师资、带上教材到该县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北京、深圳、乌鲁木齐、成都等)开展维权知识、创业就业、劳动技能的培训。目前,该县妇联在北京开展“川妹子”家政服务培训2次;依托该县商会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劳务工作站,做好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权益保护和工伤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目前已建立两家劳务工作站;鼓励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在外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凡通过培训取得人社部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等级给予奖补(初级工200元/人次,中级工500元/人次)。
“通过多种创业培训、寻找创业路径,充分发挥‘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综合效益。”剑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光强如是说。目前该县在贫困山村就业扶贫的新路径正不断探索和前进。
(梁杰 姚建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