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11.04.2017  10:25

 

初春,乍暖还寒,剑阁县却已万物萌动,到处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春潮,撸起袖子加油干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贫困村实干换新颜

双狮村位于剑阁县元山镇东北部,交通、区位和生产居住条件十分落后,属剑阁县2016年脱贫村。如今的双狮村,很难让人相信在5个月前,该村还扣着贫困的“帽子”,这里的多数群众还贴着贫穷的“标签”。

走进村里,无论新旧房屋皆墙体亮白、勾檐坐脊,庭院果树含苞待绽,蔬菜水灵鲜活。“我们结合改厨、改厕、改室,统一对民居进行了风貌塑造,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形成好风气、养成好习惯,已成为群众自我要求的新标尺。”双狮村第一书记王政湘在全县异地搬迁产业扶贫现场会上侃侃而谈。

双狮村最吸人眼球的还是果药园、智能型生猪寄养场和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园。“三园”已成为引领双狮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据双狮村主任李多英介绍,该村围绕一个稳定发展定位(传统粮油作物),两个短期发展定位(剑阁生猪、剑门关土鸡),三个中期发展定位(果药、脆李、稻田养鱼)的“1、2、3”发展路径,和“一带四园”(环村产业经济带,果药园、生猪寄养园、稻鱼综合种养园、户办小庭园)发展目标,已发展药村400亩、脆李500亩,建成年出栏2000头的智能型生猪寄养场, 200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投产在即。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人均增收约4000元,村集体增收近万元,彻底打破集体经济“”收入。

“2017年计划脱贫的65个村,按“因村制宜、因户施策、长短结合、一村一品”要求,村建产业扶贫示范园、户建小庭园的工作已全面启动。”副县长张晓军在全县产业扶贫推进会上讲道。

贫困户苦干转观念

江口镇冠岭村是剑阁县剑江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剑阁县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验地。按剑江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冠岭村将发展优质梨600余亩。

4月7日,县农业局局长董勇朝率工作队到冠岭村指导工作,车刚停稳,在地里划线、打窝的群众便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地反映梨苗到位慢,很多田块的窝子已打好几天了,却没有梨苗栽。“大家不要着急,因为江口这带梨苗比其他地方大一些,我们一天只能供应8000—10000株,我正督促供货商加大运力,保障梨苗供给,确保不错过移栽黄金期。”县经作站站长田子茂一边察看打窝情况,一边向群众解答。

冠岭村属高山村,在家的95%以上是留守老人,在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中,群众积极性非常高,让江口镇的干部非常意外。“在宣传发动初期,我们作好了“打硬战”的思想准备,但一宣传后,群众们非常支持,积极性非常高,短短几天时间,规划区放线1000多亩,打窝6万多个,移栽3万多株,行动相当迅速。我们压根没有想到群众思想解放的这么快!”江口镇党委书记候猛说。

现在外出务工也不好找钱,相反农村政策好,但光靠种粮脱贫致富也不大现实,我家这次把4亩地全部栽成了黄金梨,就是估摸能有个好收成。”冠岭村4组村民陈开金说。

大家一定要解放思想,种粮比较效益低,发动大家栽梨树,就是要让大家摘果子买钱、搞乡村旅游挣钱、开发果产品赚钱。”村民抢着与董勇朝攀谈。

干部巧干群众夸

在园区建设中,县农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攥成一个“拳头”,合力攻坚。县乡驻点干部用心干事、用脑干事、用神干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更以“巧干”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县农业局多经站干部邓益康常年从事果树技术指导,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他在驻点指导中发现,在移栽的同时,就在梨苗根部覆盖黑色地膜,既有利于保温、保湿,更能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虽然增加了一点成本,却一劳永逸。建议一提出,群众纷纷点赞,并在全县推广。

为解决梨下间作、套作的矛盾,高观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石智勇,反复试验,探索出了隔行深挖沟、高作垄的防旱、防涝技术,确保了梨树在挂果之前,能套种烟叶、大豆、蔬菜等作物,有效解决了长短结合的问题,更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

在田家乡,因一些群众复种摞荒地,担心栽成果树后,原土地承包户收回土地,现在的努力付诸东流,就阻工要求当季收割后再移栽。田家乡党委政府领导知道后,组织原土地承包户和实际耕作户友好协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促成双方愉快达成协议,确保了工作顺利推进,下活了“一盘棋”。

“产业发展矛盾多、困难多,一律“”字当头,一味蛮干,往往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既付出了心血、汗水,还得不到群众理解。只有边干边总结,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方法来疏导和化解,才能事半功倍。”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花泽松在督导农业产业扶贫时向驻点县乡干部提出要求。(郭兰朱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