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让低保制度回归本源 宣汉动真格整治"低保乱象"

18.07.2014  21:04

    新华网四川频道7月18日电(记者 叶建平)近日,四川宣汉县动真格整治“低保乱象”,6350户低保户在群众公开“打分”中被减停。这再次折射出阳光这剂“防腐药”的好疗效,也为低保制度回归本源指明了方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四川省督促各地在正风肃纪整治“共性病”的同时,重点整治“地方病”。作为“国贫县”,宣汉县选择了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低保乱象“开刀”。当地通过实施“积分制”,科学设定指标项目,提升了低保评定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分数均由村民集中公开评定。谁能吃低保,看看最后的得分榜,一目了然。

    低保是困难群众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和“保障网”。近年来,“低保乱象”在各地频发,许多地方在低保评定过程中也开始注意信息公开。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标准,基层干部在实际执行中仍拥有强大的“自由裁量权”,给“人情保”“关系保”留下了违规空间。宣汉县开设“积分制”的做法,通过提升低保评定的“刚性力”,确保了评议过程更加公平公正,老百姓对于结果也就更加信服了。

    阳光是天然的反腐剂。宣汉县“积分制”评定低保救助只是一个良性保障机制的开端,更希望这一做法常态长效并引发连锁反应,“倒逼”更多地方“动真招”阻断“低保乱象”,让低保救助制度彻底“回归”惠民本质。我们相信,广大党员干部也会抓住此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契机,牢记“当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切实提升服务群众、治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管护用好低保等每一项惠民政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