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一行到绵阳调研畜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

30.05.2016  18:15

  5月26—28日,农业部总畜牧师王智才、畜牧业司副司长次真、奶业处副处长邓兴照等一行来绵调研畜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工作。省农业厅副厅长杨朝波、副巡视员赵勇、畜牧业处处长王世林、副处长林胜华、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兴春、副市长经大忠、市农业局局长贾友忠、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王均沛及相关区市负责人参加调研。

 

  王智才一行先后到安州区兴仁乡长沟村、江油市重华镇就畜牧产业发展扩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安县养殖业主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安县县委关于畜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工作的情况汇报。市农业局就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情况作了书面汇报。

  关于畜牧业发展,王智才指出,当前畜牧业发展在生猪产业的带动下,市场行情、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尤其是生猪产业逐步从“代偿期”进行“赢利期”,发展主体投入实力增强,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一定要指导各类养殖业主,科学研判发展趋势,构建高效产业链,引导畜牧产业全面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王智才强调,目前现代畜牧业发展已经步入提档升级和结构优化深度期,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现代畜牧业要努力从三个方面取得突破:一是节本增效取得突破。全面提升养殖业设施化、智能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增强节本增效能力。二是循环发展取得突破。畜禽粪便处理的环保设施购置及运行投入已成为养殖业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并对养殖效益空间形成了巨大挤压。各地发展现代畜牧一定要坚持“以地定产、循环发展”的绿色发展理念,切实推行“种养结合”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清洁生产、生态发展。三是构建产业链取得突破。着力引导多层次主体抱团发展,整合发展优势资源,切实延伸产业链,科学调整产业发展利益的分配模式,增强畜牧发展主体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提升畜禽产品附加值,努力构建现代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格局。

 

  关于产业扶贫,王智才对绵阳市产业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他指出,绵阳市产业扶贫尤其是畜牧产业扶贫方面探索出了许多新模式、新机制,形成了绵阳经验,要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充分发挥畜牧系统的技术优势,建立“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扶贫途径,以“结对子”的方式加强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技术帮扶。王智才对绵阳产业扶贫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用活土地资源。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采用土地入股、租赁、转包、让包、互换、托管等多种农村土地流转形式,由有能力、有意愿的大户或引进外来业主进行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引导贫困地区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把贫困乡、村建成科技转化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提升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三是加大金融扶持。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克服“惧贷心理”,创新金融扶贫模式,采取涉农站(所)或村级组织提供担保的形式,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拓展扶贫贷款产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产业发展。四是延伸产业链。积极扶持逐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优势区域建立精深加工基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拉动贫困农户增收。

  王智才一行还慰问了长沟村贫困户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