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自然浓 资阳关爱干部“3 3”举措纪实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 “五年总量翻番,再造一个资阳”,一个响彻资阳大地的发展目标,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开启了资阳站在千亿平台再出发的新篇章。2009年以来,资阳市经济总量四年两次跨越升位,2013年迈进全省“千亿俱乐部”,资阳人期盼近半个世纪的毗河供水工程梦圆,四川现代重卡“创虎”量产、百威英博三期100万吨建设如火如荼,九曲河风景如画,遂资眉、成安渝、高铁纵横交错,成都新机场展翅腾飞……资阳正发生着格局性、革命性、历史性变化。
追根溯源,资阳市委对干部用情至深,关怀备至,通过创新实施双挂双派、干部培训、家庭团聚“三大工程”,强制实行干部休假、体检和体育锻炼“三大政策”,迸发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干部历练“走四方”
“人才储备不足、干部思想僵化”,2009年4月刚到资阳任市委书记的李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请下来”、“选上来”、“送出去”、“派下去”,解决干部历练不够的问题,就是要让干部“走四方”,换岗流动,形成一池活水。
2009年8月,以商请下挂、推荐上挂、外派锻炼、下派磨练为主要内容的“双挂双派”换岗流动历练工程开始启动。市、县、乡三级联动,先后商请中央国家机关、省级部门、成都市推荐和由省委组织部选派73名干部到资阳下挂任职,推荐130名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省级部门和市级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上挂锻炼,外派1.5万余名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取经,下派362名干部到县(市、区)发展区、县级部门、乡镇和村(社区)经受磨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既懂项目、善管理,又敢于应对复杂局面、善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干部人才。
对“请下来”的干部大胆重用。留任资阳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罗文是从成都市建委“请来”的干部,承担了招商引资、九曲河综合整治、百威项目基建等大量工作,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得“感动资阳”十佳人物荣誉称号和资阳市“城市建设特别贡献奖”。“‘请下来’的干部为资阳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助推了资阳经济社会发展。”资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到成都海关挂职锻炼让我迅速成长”,资阳市商务局干部李琼是上挂锻炼后提拔起来的优秀年轻干部。除了“上请上挂”外,藏区援助工作、扶贫村驻村任职,毗河供水、四川现代、九曲河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上帮促工作,成为1808名干部锻炼成长的又一途径。
到基层一线锻炼,到急难险重任务的地方挂职,不仅成为组织培养选拔干部的主渠道,也成为资阳干部的自觉选择。5年来,资阳市委先后从“双挂双派”干部中选拔县级干部60名。很多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抽一个干部下村,大家推三阻四,谁都不愿去,现在不论是下村还是援藏,干部们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今年,资阳市选派第三批对口援建汶川的干部和技术人才22人,其中1名副县级干部人选,竟有近30人报名竞争。2010年以来资阳市赴藏区援助工作的116名干部人才,大部分得到提拔或重用。
素质提升“打组合”
创新干部培训思路,“选苗子”、“开小灶”、“接短板”,一套干部培训“组合拳”,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实现了干部素质能力大提升。
理论培训“补补钙”,实践锻炼“墩墩苗”。资阳市在优秀年轻干部中“选苗子”,创新实施“1 2 6”培训模式,把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在理论培训环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补“精神之钙”;在实践锻炼环节安实位、挂实职,让年轻干部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挂职锻炼中,综合考虑干部专业特长、任职经历及有利于对接工作等因素,从市级部门下派到县(市、区)的学员,均安排挂任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明确分工负责的具体领域;从县(市、区)到市级部门挂职的学员,均安排正科级实职岗位或者任市政府工作部门“一把手”助理,保证挂职干部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
“产业链条培训班”,干部和企业家一起受训受益。围绕全市“1 4 2”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组织实施30多个专题项目培训,培训不同产业链干部1500余人次。以产业归类培训对象,党委政府决策层、管理部门分管者、产业链上的企业家共同组成“产业链条培训班”,共享行业发展资讯、共商企业发展措施、共话产业发展前景。这样的培训让四川利东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利民受益匪浅,参加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培训后,他及时新增电子物流业务,带来业务量大幅提高。参加专题培训的党政干部感慨,以前培训学员和课程多元化,“大锅烩”式的培训,学了很多,知之甚少,现在专题培训“开小灶”,专业知识前瞻,针对性强,效果真的不一样。
实体培训“量身定制”,网络培训“高端跨界”。定位资阳党政干部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在党校培训、高校深造等实体培训中建立“训前专题调研、训中跟踪监督、训后反馈调整”的标准工作流程,为不同层级学员量身定制课程。针对传统网络培训容易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打破传统的“网络学习超市”和“在线学习城”模式,将干部网络培训列入每年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总盘子”,学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自主选择必修课程和选修科目,线上学习、网上考核、线下通报。参训者盛赞:网络培训课程高端、资源丰富,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家庭团聚“填张表”
时间是9月21日,中秋节前一天,资阳市委书记李佳收到一名干部的感谢信,信中写到,“今天,我正式接到通知,离我千里之遥、远在云南省楚雄州工作的妻子即将调到资阳工作,这是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团聚工程’让我们夫妻实现了团圆梦,我们全家感激万分!”其实,实现家庭团聚梦想,这名干部就只填了一张《团聚工程志愿表》。
资阳撤地建市较晚,两地分居干部较多。工作中,干部职工“只有工期没有假期”、“舍小爱顾大家”,尤其是有的分居干部职工长期加班加点,几个月不能与家人团聚,更谈不上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干部职工有后顾之忧,怎能全心全意谋发展?”对此,资阳市委书记李佳提出,干部职工两地分居问题应该从制度层面统筹考虑,分期分批逐步解决。2010年3月团聚工程启动以来,全市分三轮四批次解决了200名干部的夫妻两地分居问题。
公开透明,双向选择,一套规范的制度减少了干部职工“跑调动”的烦恼和艰辛,分居干部职工填写一张《家庭团聚志愿表》后,其他工作均由组织、编办、人社等有关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对其中的核心问题——编制,根据当年需要安置对象数量和各单位编制空缺情况,适当统筹当年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的空缺编制,用于集中调配安置。操作过程中,在坚持单位编制性质、人员身份、财政拨款形式“三不变”前提下,充分借鉴高考志愿“双向选择”模式,做到安置的政策、指标、程序、过程、结果“五公开”,全程凸显“阳光工程”效应。
资阳市实施分居干部职工家庭“团聚工程”产生的聚和效应,既改变了市级机关干部队伍结构,更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许多干部职工纷纷在“资阳网”发帖说,“关心普通干部职工的家庭团聚,是人文关怀的起步。在资阳工作,我们觉得有盼头。”
悉心关爱“看脸色”
工作能不能干,还得看“脸色”好不好看。工作上去了,但身体累垮了,“脸色”变差了,由于“5 2”、“白加黑”超负荷工作,有的干部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针对这一问题,资阳市委从制度层面发力,出台“三大政策”,强制干部休假、体检、体育锻炼,把关怀“触及”到干部的身体,把暖意送进干部的心里。
强制休假,给身心“充充电”。“以前担心个人休假领导会不高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没有休过公休假,市委出台了强制措施,我们有了‘尚方宝剑’”,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这样感慨。强制休假制度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休假,其他干部应主动休假,做到应休尽休,打消了干部顾虑,不仅让干部身体在休假中“充充电”,也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享受天伦之乐。
强制体检,给自己“照镜子”。经费紧张,又缺少监督检查,不少单位的干部体检因此流于形式。强制体检制度把体检费用纳入了市级财政包干经费,提高了体检标准,要求干部每年进行1次公费体检,让干部在定期体检中给自己的身体“照照镜子”,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医治,没有问题更能放心工作。
强制体育锻炼,给身体“加加油”。不是喝茶就是应酬,这是以往很多机关干部的业余生活。强制体育锻炼制度要求各单位确保干部职工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工作上统筹安排,休闲时间合理运用,定期开展集中体育锻炼、体育比赛和干部职工运动会,让干部在业余时间给身体“加加油”。干部普遍反映,强制体育锻炼后,身体越来越好了,工作越来越有干劲了,生活情趣也越来越高尚了。(新闻热线:028-262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