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2.5% 到了小微企业咋超过15%
□本报记者 张学文
一方面,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拆借利率只有2.5%。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主却感觉到贷款特别难、特别贵,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加在一起,融资利率达到15%,甚至更高。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办法解决?
10月18日,第五届中国西部金融论坛上,与会嘉宾对这一难题进行了“会诊”。
难题在结构
由于难,从而引发贵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采取定向降准,中国银监会采取“两个不低于”倾斜政策,但小微企业仍感到贷款难。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在演讲时认为,其原因有三,一是小微企业很少有银行认可的抵押品;二是,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以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为依据,而一些小微企业的财务数据不是很正规,很难达到银行认可的发放信用贷款的条件;三是,小微企业的信用软约束加剧其贷款难。所谓的信用软约束,就是个别小微企业的“跑路”现象,遇到资金难题,一跑了之,丢下一堆烂账,导致银行在对小微企业贷款时不得不慎之又慎。
小微企业贷款难,除了企业本身的原因外,还与我国金融市场结构性不平衡有关。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周皓认为,由于银行业的主体还是国有银行,从资金配给上来说,就会将太多的资金投向国有、大型企业,留给小微企业的资金则很少。
由于难,从而引发贵。黄志凌认为,一些无抵押品的小微企业想获得贷款,就要找担保公司担保。担保公司一般要收10%的贷款保证金,还要收3%左右的担保费,再加上银行一般8%的贷款利率,差不多就到了15%。如果在银行借贷无门,被迫走上民间借贷,利率则更高。
周皓认为,银行整个贷款的盘子里,大多给了有抵押品、风险较小的大企业,众多小微企业去抢那本就不多的份额,僧多粥少,自然推高资金价格。
求解在创新
现有规则,要随形势而变
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创新。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指出,我国将迎来新一波创新浪潮,能够生产替代高端进口产品的小微企业一定会得到银行的融资支持。小微企业在确定产品方向时首先要看清楚,要有前瞻性。银行业也要看到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创新的紧迫性。创新浪潮中新出现的企业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但未必就符合现在的贷款条件,如不及时支持,就有可能错失良机。因此,现有的贷款规则、条件也要随着新兴企业家的出现而刷新。
黄志凌认为,除着力产品创新外,小微企业还应注重自己的信用积累和资金积累,以此向银行多争取信用贷款。可效仿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对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方法及日本、韩国国家增信的做法,以此降低小微企业的担保费用。
周皓提出,政府要从对小微企业的资金供给上做文章,早一点实行利率市场化,更多增加民营银行数量,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会秘书陈民主张:政府应与银行共同创新,建立小微企业增信平台,以提高小微企业对贷款的可获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