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3·15”变成了一场秀

13.03.2014  17:20

新华网昆明3月13日电(记者 侯文坤)近几日,走在街头,不少商场已经张贴出了“3·15黄金周”“低价堪比五一”等标语,“3·15”,这个本属于警示和提醒消费者维权的日子,在商家的促销抢夺战中,异化为商家促销炒作的噱头,成了不少商家促销的“节日”。

而更令人五味杂陈的是,一些消费者也十分乐意地享受着折扣、返券、送礼品等各种促销活动。从以往商家谈“3·15”战战兢兢,到如今让位给“一窝蜂”的促销与广告,总让人感觉变了些味道。

“3·15”消费者维权日设立的初衷无疑是值得称颂,但现在看来,不免有露出疲态的感觉,不外乎是“一阵风”的产品吆喝和消费者集中爆料、集中维权。

换个角度,热闹的背后却有值得冷静思考的地方。商家竭力促销,都在吆喝“特惠价”“当日选购享优质服务”,这是不是说明平时给的价格比较高甚至有点假?是不是又表明商家平时的服务与价格不对等?而消费者爆料和维权投诉“井喷”,恐怕也不是这一段时间消费侵权格外多,而是容易受到重视、问题容易解决,这是不是有在暗示有关部门除重要节点之外,平日的工作更得多努力?

随着维权意识的提升,消费理念日渐成熟,不能否认以往困扰消费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等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但从公众的消费体验来看,伪劣商品、欺瞒哄骗还在以各种形式存在着。

作为有关职能部门,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应该是持续的、常态的。只有从源头抓起,从过程控制、监督跟进、执行到位,实实在在净化市场,消费者维权才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