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 别把黄金周与带薪休假对立起来

26.09.2014  18:26

    ·王石川

    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日前接受采访时称,随着带薪休假的逐渐普及,黄金周当然应该淡出历史舞台,并且将国庆假日调整为1天。

    蔡继明不止一年也不止三五次地呼吁取消黄金周,理由就是应该落实带薪休假,而不是靠黄金周来休假。说得多了,也让人窥见其逻辑漏洞,为何非要将带薪休假和黄金周对立起来,难道不能既有黄金周又有带薪休假?更关键的是,带薪休假制度在当前的落实情况并不容乐观,在此情况下,每年设置两个黄金周有何不可?

    对不少人来说,带薪休假目前只是纸面权利,根本就没有享受过。早在1995年,《劳动法》就写入了带薪休假,后来的《劳动合同法》也规定了带薪休假。特别是这几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前不久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常务会议,都一再提及带薪休假,甚至将落实带薪休假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纲要》提出,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全年休假时间,完善针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的休假保障措施。

    问题是,带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实实在是太难,目前能够享受带薪休假的劳动者尚不足半数。这正是他们享受黄金周假期的正当理由。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已让人痛惜,如果再取消十一黄金周,该让多少人失望?

    其实,即便有朝一日真正全都落实了带薪休假,也不等于就可以取消黄金周。毕竟我国的法定假日并不算多,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工厂,工人透支血汗太多,该到了补偿或者还原权利的时候了。正如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所说,目前带薪休假超过11天的国家非常多,很多国家在15天甚至20天左右,增加假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整体要求。

    让劳动者多休几天假,天塌不下来!更何况,我国现在的基本情况是休假需求远远大于假期供给,而增加供给政府不会吃亏,反而能够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又是中国城镇化主要的推动力。因此,吴必虎建议国家恢复五一长假,并授权各个省级政府制定第三个长假。

    总之,取消黄金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并不适宜,别把黄金周与带薪休假对立起来,也不能人为设立两者对立的逻辑陷阱,让民众只能选其一,而无法兼顾。如果非要取消黄金周,结果只有一个:民众既没有享受到带薪休假,也没机会享受黄金假期,出现休假期踏空感。因此,带薪休假制度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黄金周制度也不妨长期保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