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开生面的学习会

01.04.2014  20:09

  “村里80%的老百姓住上了新房子”,“产业发展势头好”,“一些村‘巴山新居’入住率低”,“老百姓法律意识不强,信访不信法”,“要加大村组干部的培训力度”……

  3月24日,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及机关举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专题学习会上,来自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领导联系的8个村的支部书记从实际出发,分享了近年来在“挂包帮”活动中发生的变化,提出了农村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并对开展群教活动和人大工作提出了建议。

  实事求是说变化

  “市人大挂联巴州区梁永镇石垭村短短一年,硬化了4公里村道,完成了电网改造,让80多户村民住进了新居。”支部书记苟云峰对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挂联后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

  一些边远乡村,通过开展“挂包帮”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支部书记赵勋宗说:“红四乡惠民村作为南江县边远的乡村之一,市人大挂联以来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如今,水通了、村道路硬化好了,老百姓出行非常方便,60%的村民住进了新居,真正形成了家和、村美、人勤奋的村风民风。”

  通江县民胜镇鹦哥嘴村支部副书记黄吉祥告诉与会人员:“我们村新居漂亮、入住率高,村里水、电、路全通,超市、休闲场所一应俱全,配套功能健全,可与很多场镇媲美,葡萄产业发展势头好。”

  南江县红光乡黑池村支部书记李仁国说:“市人大‘挂包帮’以来,村里发展了杨梅产业,解决了两个组饮水问题,硬化了1.5公里村道路,解决了150户村民的出行难。”……

  8位村支部书记从实际出发,述说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及领导挂联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巴山新居”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发生的可喜变化。

  直面问题提建议

  “很多村组,大量青壮年外出,老弱病残留守家中,土地撂荒严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困难。”“村组干部缺乏必要的学习培训,整体素质不高,部分边远村没进行农网改造,用电还成问题。”“一些村负债严重,新居修好了,入住率却很低。”“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信访不信法现象普遍。”在学习会上,支部书记你一言,我一语,毫不避讳地指出农村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

  谈到群教活动,村支部书记张庭华建议,利用开展群教活动的契机送法下乡,加大农民的普法宣传,提高老百姓的法治意识,真正实现依法治村。针对目前农村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村支部书记赵勋宗、贾茂森、习继良等认为,项目不能集中在公路沿线,要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农村在抓产业的同时还要抓村风民风,并加强村组干部的学习和培训,解决干部怎么当的问题。对于人大工作,村支部书记宋永健认为,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言人,要真正沉下去履职为民,实实在在地传递好民情民意。同时,乡镇人大要充分发挥其职能。

  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与会人员深刻体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得人心、有利于改进工作、融洽干群关系。此次,共搜集到农村、农民、农业方面的问题6大类共13个,提出建议意见1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