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初步梳理出具有保护价值老建筑973处 鼓励其开放

18.07.2016  18:39

  位于包家巷82号的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旧址已纳入历史文化建筑名录。

  青羊区包家巷99号谢无圻公馆。

  成都市初步梳理出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973处,鼓励向市民开放

 

  核心提示

  条件:6类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建成50周年以上,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可认定为历史建筑。现状:由于历史原因,成都目前的古建筑历史,大多只能追溯到清初。目的:让更多人认识老建筑,读懂成都味道,读懂文化传承。

  从2013年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建筑名录至今,成都市已有六批共计52处历史建筑被纳入保护名录。这些历史建筑的现状如何?成都范围内还有多少建筑等待进入保护名录?华西都市报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现场探访

  包家巷82号 陈毅曾在此就读学染织

  包家巷82号,“省甲工校旧址”隐于一道大铁门内。推开铁门,往里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块立在大树旁边的黑色石碑。要不是石碑上清楚地写着“省甲工校旧址”几个大字,完全想不到大树参天,杂草丛生,蝉鸣阵阵的这块地方会是之前的旧址所在地。沿着小道往里走,一座2层的瓦式建筑呈现在记者面前,朱红色的柱子在阳光下特别的醒目,房子的屋顶上六个小窗显得格外不一样。

  房子的外墙上布满了杂乱的电线,席子、衣服还有被子也随处悬挂着,房子前面几棵2米多高的小树快超过了屋顶,也遮住了房子的所有光线。

  “这里面住的都是省中药药材公司的员工,大概有20多户。”一位老婆婆介绍。“在这个房子里住了20多年了,潮湿,漏雨,还有耗子。

  你知道么,老婆婆口中这个“潮湿又漏雨”的老房子,在一百多年前是四川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技术学校。而在1916年到1917年间,陈毅元帅曾在这里的染织专业学习。1935年,成都第一个女子职业学校——省立成都女子职业学校也在附近开办了。

  入选建筑

  砖木结构多 最大隐患是火灾

  从2013年挂牌保护第一批历史建筑,成都市已经纳入了六批,共计52处历史建筑。记者探访了部分点位,发现入选名录中的历史建筑,很多是砖木结构,火灾依然是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隐患。让人惋惜的是,在去年,一栋刚刚上榜保护名录不到2个月的百年老建筑,就毁于一场火灾。

  2015年7月28日下午,消失于一场大火的“守经街6号”,刚刚在2个月前入列成都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这是老成都一座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是成都近代私家宅邸的样本之一,反映了当时成都的时代特征和城市风貌。根据情况通报,这栋建筑年限有一百年左右,据传曾是一座庙宇的藏经楼,后来成了蔬菜公司职工的住宿楼,楼里住的基本上都是租住户。

  据当时一位负责历史建筑保护的房管局人士介绍,老房子的现实情况让他无奈。“两层楼住了很多人,走廊也改成了房间,大部分是外来人员租住,电线乱拉,过量用电。我每次去都提醒住户注意防火,但最终还是毁于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