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西充打造工业强县“升级版”

26.08.2015  13:12

  四川在线南充频道讯(李同周 记者 李霞)8月19日,西充县召开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在贯彻落实中省市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下,认真分析研判全县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了今后一段时间该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计划到2020年,生物科技产业产值达到50亿元,精密制造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食品加工、丝纺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5%,工业从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35%以上……

  近年来,西充县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发展战略,牢固树立“两化”互动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集群集约、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发展思路,以转型升级为核心、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企业培育为关键,大力发展以生物科技、精密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持续提供就业岗位、提高群众收入、提升税收贡献,县域工业企业不断发挥支撑产业城市的作用。

   “蝶变” 西充工业华丽转身

  “2008年前,西充工业主要还是传统的手工业和简单的农产品粗加工为主,那个时候,每年交十万以上的都是西充的纳税大户了……”说起工业发展,西充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任红琼颇有感触,据她介绍,2008年以前西充的工业基础薄弱,发展较滞后,而农业基础相对较好,多年来工业的发展除了一些简单的手工业外,也一直围绕农业进行,多是农副产品简单的粗加工。“将二荆条辣椒加工成辣椒红油、将西充红苕加工成红苕干。”

  “2008年以后,西充工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生物科技、精密制造等产业为补充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任红琼介绍,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壮大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一大批蔬菜种植大户在西充落地,全县已建成万亩有机产业园4个。西充也捧回了“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国家出口蔬菜基地”等金字招牌,以食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落户西充,在成功挖掘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也带了西充工业发展的巨变。

  一个好工业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好工业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基于这样的认识,西充县以项目谋发展求突破,在项目储备、项目策划上狠下功夫,积极主动招大商、招强商,争取好项目,引进大项目,重点建设质量效益高、拉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生态环保型项目。成功引进了江苏旷达、通光、和泰、红帆、范兴旺油脂等多家企业落户西充。  

  据统计,2014年,该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其中农产品精深加工涉及乳业、竹业、酒饮、食用菌等行业,以四川李子园、光大饲料、天盛竹业等为龙头企业;生物科技产业以太极制药、星河生物等为代表;生命健康产业以成都中医大保健饮品、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产业园为代表;精密制造产业以九天真空、通光光缆、久盛通信等企业为代表;机械制造、管材、汽车汽配等行业,拥有中专汽车、红帆人防等企业代表,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21.49亿元,较“十一五”末增加了65.79亿元,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2.5%,工业企业用电总量达9174万千瓦、上缴税金4455万元、解决城乡就业7000余人次,较“十一五”末分别增长488%、114%、2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

   “筑巢” 工业园引来“群凤争栖”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是工业经济实现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充始终把平台搭建作为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园区平台建设。

  一排排高大的厂房在绿树的掩映下交错而立,整洁的步道上不时有身着蓝色制服的技术人员匆匆而过,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作业……漫步在多扶工业园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记者发现,车间内没有机器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芳香,一包包成型的菌包,通过自动输送设备送到培育车间,生长出白白嫩嫩的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

  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园区内的一家从事金针菇、杏鲍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一般的企业不同,公司将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应用于有机金针菇的生产过程中,引进现代生产设备实现生产智能化、生态化。农作物秸秆在生产过程中先后用作金针菇生长肥料、金针菇烘干燃料、秸秆灰再回田的多次重复利用,不仅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而且也大大减少了野外燃烧农作物秸秆带来的污染。

  目前,该公司生产食用菌,日产杏鲍菇和金针菇80余吨。公司年产值达3.6亿元,已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食用菌研发生产企业,日产金针菇、杏鲍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该公司解决了600多名当地农民就近务工。

  在多扶工业园,像星河生物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县共建设工业园两个,其中橡胶坝工业园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入驻各类企业15户;被整体纳入南充市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的多扶工业园,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面积拓展至5.5平方公里,建成园区道路60公里,入驻各类企业28户,年产值达86亿元,园区企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均占到全县工业总量的60%以上。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科技孵化中心即将启动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医疗卫生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被评为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

   “培育” 创新驱动西充工业

  今年,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西充依旧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1-6月全县70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3.2亿元,工业增加值20亿元,入库税金227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5%、10.3%、11%。

  逆势而上的秘诀在哪里?秘诀就是创新。对该县的决策者们而言,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是工业增长的原动力。近年来,西充一边淘汰一批污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企业,一边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梯度培育,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升级,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深化产学研合作。

  位于多扶工业园的四川九天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真空阀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波纹管、真空阀、插板阀、真空泵、分子泵、真空腔室等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能源、航空航天、军事、环保、医疗、化工等领域,并远销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十多个国家。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加强产品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公司组建了由36人专业高技术人才组成的研发队伍,并长期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载人航天、军事工业单位保持友好合作,还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中科院九院六所、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大学结成了产学研共享单位。目前,该公司已经获得三十八项自主专利,在2013年被国家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四川九天真空公司只是该县众多企业追求术创新的一个缩影。据悉,为进一步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术创新,该县计划从2016年起,每年将设立1000万元(以后每年按10%递增)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主要用于扶持企业实施新产品研发、技术改造、节能减排。

  “用个人的、企业的、全县的创造力进行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增长发展,给老百姓带来切身的效益提高。”说到创新驱动,西充县经信局局长庞琼告诉记者,下一步,西充将在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的平台上,借力借势借脑,打造有吸附力和辐射力的创新驱动产业园。

  据了解,南充市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西充园区,以多扶工业园区和顺西快速通道为依托,核心面积不低于24平方公里,拟以“一轴、三园、三集群”的思路进行空间规划布局。“一轴”,即以国道212线为一大轴线;“三园”,即建设位于多扶南片区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多扶北片区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精密制造产业园;“三集群”,即培育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精密制造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力争到2017年园区产值突破2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