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的四川吸引“创新”德企

11.06.2014  12:19
核心提示:来自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四川与德国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四川向德国出口11.9亿美元,主要为机电产品、鞋帽、家具等;四川从德国进口7.1亿美元,主要为机电产品、车辆、航空器、光学、医疗仪器等。2014年1-3月,四川与德国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四川向德国出口3.5亿美元;四川从德国进口1.1亿美元。         当地时间6月5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率四川代表团在我省友好省区—德国北威州考察访问。

近年来,四川与德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德国已成为四川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地,四川已成为德国在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就在上个月,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来到成都进行访问时说,如今已经有150家德国企业落户四川,并以每年10%的速度进行增长,德国企业非常看好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

至2013年83家德企入驻

来自省商务厅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四川与德国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四川向德国出口11.9亿美元,主要为机电产品、鞋帽、家具等;四川从德国进口7.1亿美元,主要为机电产品、车辆、航空器、光学、医疗仪器等。2014年1-3月,四川与德国进出口总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四川向德国出口3.5亿美元;四川从德国进口1.1亿美元。

截至2013年底,德国累计在川投资设立83家企业,实际到位外资金额10.1亿美元。

大众汽车在蓉产量超德国城市

2014年,德国与成都的交流频繁而丰富—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城市伙伴关系、中德对话论坛,以及不久之前才盛大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

“成都正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这方面,成都与德国的合作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李晓驷表示,成都应更好地借助与德国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的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增强双方之间的交往。

“如今,中国的重心已经从东部转变到西南地区,而四川在经济、政治方面又尤为重要,这是我此行的主要原因。”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访蓉时表示,如今150家德企落户四川,大众公司在成都每年的产量超过德国任何一个生产地,让他看到了两国合作中四川的重要性。“今后,我们在环保、经济、工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华西都市报记者童星燕

西门子(中国)高级副总裁兼南区总经理钟汉明:

“创新”德企青睐四川

西门子积极参与四川省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止,1995年至今已经在成都、绵阳、宜宾、攀枝花建立办事处,成都凯凯凯电站风机有限公司、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生产及研发基地两家运营企业。

“四川成为西门子进入中国西部的首选。”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南区总经理钟汉明说,四川拥有西部最大的市场规模、领先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优秀的政务服务。目前,西门子已在机械、冶金、石化、能源、汽车、建筑、交通和医疗等领域为四川提供了先进的产品和技术。

“创新驱动”是四川省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钟汉明认为这与西门子把“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不谋而合。钟汉明告诉记者,今年4月,西门子新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参加了“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并拜会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双方未来的合作加强沟通,再次凸显了西门子对四川市场的重视。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臣白兰

奔驰西区负责人刘云良:

经销网点将基本覆盖二级市

“四川是一个日趋成熟的市场,消费者品牌意识越来越增强,对产品的判断也日趋理性。”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西区总负责人刘 云 良 说 ,2015年奔驰在华销量的目标是30万辆。而从四川市场的销量目标来看,我们预期会占到整个奔驰西区销量的40%。依然会是西区的第一大市场。目前奔驰在四川的经销商数量已经增加到13家,成都7家。遍及南充、德阳、绵阳、乐山、眉山、广安等二级市的网络已经建成,自贡、攀枝花、宜宾、达州、遂宁等地8家经销商网络也在建设中。“预计2014年,我们的网点将基本覆盖四川的大部分二级市。”

华西都市报记者李臣白兰

中德安联首席执行官陈良:

四川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2006年,中德安联四川分公司成立。作为中国第一家获准开业的欧洲合资寿险公司,落户四川、安营扎寨,在中德安联首席执行官陈良的眼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极为特殊的感情。

“这是中德安联在中国开设的第四家分公司,也是公司布局中西部市场的唯一 一家分公司。”陈良介绍,四川地区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2006年以来,中德安联在四川已经建立起了包括代理人、银保和经代公司在内的多渠道营销模式,8个营销服务部深入到成都、乐山、德阳、泸州以及南充等地,精耕细作,希望通过多种便捷方式为当地的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