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成都再出发
26.12.2013 12:36
本文来源: 机关党建
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为推进“两个跨越”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作为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和四川省“首位城市”,成都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引领带动成渝经济区和全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贡献力量。
这是带头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的坚定决心,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升位和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直面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日前,成都市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召开。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以及“1+10”配套政策体系,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领先西部、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到2020年,建成全国一流的创新之城、创业之都。
成都,作为一座地处西部的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如何实现从“西部”到“全国”、再面向“全球”的创新定位?创新驱动成都,再度加速进发,以创新驱动实践行动作答。
高新技术产业连续保持20%以上增速,专利申请、授权量八年蝉联中西部城市首位
近日,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探测,在“叩问”月球之时,来自成都的“兔眼”——地形地貌相机,承担起“千里眼”的角色,将把月球表面真实数据传回到38万公里外的地球。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加速前行,“神舟”、“嫦娥”中的“成都造”元素,远不止于此。
10月25日,成都地奥“地奥心血康胶囊”作为我国首个治疗性药品获准在欧盟上市,成为标志性创新事件。同一天,我国首批直接销往美国市场的无菌注射剂产品从成都运抵美国,意味着“中国智造”在高端医药出口领域取得又一次重大突破……
这是发生在成都的一些创新片段。而这些创新的“跬步”,并不仅仅代表着四川或成都,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代言”着西部创新的崛起与“中国创新”的力量。
从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到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中国软件名城,再到落户西部的首个专利审查协作中心……作为中西部地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成都拥有各类研发机构718家,高校51所,聚集国家级科院机构46家,拥有牵引动力国家实验室、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平台57个,入选国家“千人计划”99人,各类专业人才135.5万人,居同类城市前列。
从产业基地创新孵化能力建设上看,成都拥有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2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4个,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1个,其中省级以上孵化器23家,基本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的科技孵化培育体系,在孵企业近5000家。
直面未来,成都如何用“活”科技资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提质升位”和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已成为肩负全省“首位城市”的成都的发展使命。
近年来,成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138.9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3位,经济总量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外贸出口增幅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同类城市首位。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连续8年保持中西部第一位,2012年分别达到48901件、32563件,居同类城市第四位。目前,全市平均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84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
创新驱动,产业支撑。眼下,在成都,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产业领先优势日益凸显:以中蓝晨光、银河磁体等企业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科伦、地奥等企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以中航工业成飞公司、川大智胜等企业为代表的现代航空产业,形成了成都的先发优势;电子信息、软件外包、生物医药等领域已具备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能力;移动互联网、轨道交通、生物医药、航空产业、3D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此外,英特尔、德州仪器、赛门铁克等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48家落户成都,数量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日益活跃。成都科技型中小企业近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972家,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都智造”产品不断走向全球,单个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成都智造”近20个,科伦药业、硅宝科技、川大智胜等一批科技型内培企业成功上市。
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成都高新技术产业连续多年产值增幅超20%,2012年实现产值4096.24亿元,实现利税422.79亿元。以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和21个区县工业产业基地为核心,高新技术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态势加快,产业集中度近70%。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加快,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汽车、食品产业已成为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日益扩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达4个,其中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已成为超1000亿元的创新型园区。
创新驱动发展“两步走”,“1+10”政策体系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环境
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成都,正从创新驱动、增强创新实效入手,面向经济发展提质升位、城市建设转型升级,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随着成都市科技创新暨奖励大会召开,成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蓝图有了深入推进的“时间表”,到2015年、到2020年的“两步走”发展目标确立,六大“主攻方向”也同步明晰。未来几年里,成都市将在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聚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六大方向着力。而从政策层面,成都力挺创新驱动的“1+10”配套政策也陆续发布,其政策支持范围与创新力度,可谓历年之最。
从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创业载体资助,到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研发补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再到科技金融资助、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资助……细窥“1+10”政策体系,其核心就是通过科技体制机制的创新,立体构建起驱动城市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环境。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推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此次覆盖面空前、扶持力度空前的政策体系,其“真金白银”倾注于创新的力度,可谓前所未有。仅以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支持为例,定向针对企业创新主体的《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十四条”政策中,多项支持企业创新的资金均达到“百万元”级。
不仅是“量”的投入,还有更深层次的,多项具有“破冰”意义的尝试。据悉,在多项配套文件的决策制定中,均不乏从政策顶层设计上破题,“啃”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科技投融资体制等“硬骨头”的新政新举。
勇闯创新驱动 “深水区”,推进科技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成都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实施重大成果转化项目等,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80%以上财政科技投入支持企业牵头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全市已培育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企业近1500家,建设各类产学研联合研发机构500余家。
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健全技术转移促进机制。成都正在构建地方政府与高校院所的重大事项通报制度、重大事项会商制度、重大项目协调制度、日常联系机制,推动高校院所科技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全市已组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家新型产学研联合研发机构,在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等20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成都还在国内率先组建注册资金10亿元的技术转移集团,组建了5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成都网上技术市场,初步构建了覆盖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创新服务链,有力推进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探索建立科技投融资体制,成都市搭建起“成都科技创业投融资平台”,组建起3家科技银行,设立2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和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聚集各类风险机构140家、风险资本40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已累计为500余家企业提供科技投融资服务。
当前,国内外产业格局发生着根本变化,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异常激烈,成都如何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增强科技创新的实效性,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破解这一命题,开宗明义直指“着力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通过制定面向未来和全球竞争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和技术链对接和协同,从产业发展“机理”上对成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行“导航”,从而增强科技创新的战略针对性。
眼下,整合赛迪顾问、成都市科技顾问团等咨询智囊,走访全市上百家科技企业,“导航”产业向技术链和价值链高端发展,首批汽车、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产业技术路线图已出炉。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大数据、物联网、干细胞等新兴产业领域,成都正在加速绘制更多路线图,根据技术创新路线来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帮助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找准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突破口,避免跌入“技术陷阱”。
本文来源: 机关党建
26.12.2013 12:36
关于征求对参与2015-2016年度房地产估价行业诚信评价初评合格机构意见的函
川房协函〔2017〕6号房地产协会
关于对参与2015-2016年度四川省房地产估价行业诚信评价初评合格机构的公示
川房协〔2017〕90号
为加快房地产协会
2017詹天佑奖获奖通报
2017詹天佑奖获奖通报 (点击下载)房地产协会
四川高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秩序维护服务供应商入围招标公告
四川高路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拟对管理服务的物业房地产协会
关于开展第二批内地房地产经纪人与香港地产代理专业资格互认的通知
中房学〔2017〕8号
各地方房房地产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