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创新驱动和包容性增长 使跨国避税无路可逃

24.07.2016  09:11

7月23日,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各国记者聚焦大会。 本报记者 肖雨杨 摄

□本报记者 陈岩 梁现瑞

7月23日,G20税收高级别研讨会拉开帷幕。来自G20成员国家和受邀嘉宾国的部分财政部长,以及多位国际经济组织的重磅嘉宾出席。

税收政策要如何创新,才能适应数字经济以及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国家之间怎么合作才能解决双重税收或互不收税的问题?

形势

全球经济处于“两大转型”的关键时刻

目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大会一开始就抛出了这一问题。财政部长楼继伟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周期性政策向结构性政策转型的关键时刻。“两大转型”背后,四个问题仍困扰全球经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持续,全球贸易增速停滞不前,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同时,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均衡、治理体系改革动力不足等问题凸显。

对此,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也表示,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但英国脱欧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为温和复苏的全球经济带来挑战。尽管近年来,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危机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效应递减,负面影响显现。楼继伟认为,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中长期结构性失衡,全要素生产率减缓,收入分配不均和创新驱动不足。

问题

新经济与旧体制冲突国家间缺乏合作

讨论之中,不难看到问题的共性。

从国家内部治理来看,新经济与旧体制之间的冲突是制约当前创新驱动和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德国财长沃尔夫冈·朔伊布勒认为,技术变革为税收带来不确定性,传统的税收政策已经难以适应数字经济以及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对此,税收政策必须要有足够的灵活度。楼继伟认同新经济带来的挑战,电子商务、分享经济等都存在征税难度大的问题。“作为第二梯队的国家,税收的不确定性是一个严峻挑战。”土耳其副总理希姆塞克提出了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共性问题,新兴市场的税收政策和监管变化往往很突然,法律框架比较宽泛,这些都增加了税收的不确定性。

希姆塞克认为,任何政策既要有灵活性的,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稳定性,政策过度随机,会给投资者以政策不稳定的印象,从而影响他们对于这个地区投资环境的判断。

从国家间合作来看,跨国避税眼下有愈演愈烈之势。据不完全统计,跨国避税导致的全球企业所得税流失每年高达1000亿至2400亿美元。联手打击跨国避税,正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此外,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认为,国家之间急需解决双重税收和互不收税两个问题,因为都将极大挫伤经济。

策略

公平的税收环境才能保护创新

探讨解决国内治理问题,“创新”是研讨会上仅次于“税收”的高频词。对此,楼继伟开出“中国药方”。他表示,中国为鼓励创新,重点在两个方面推进税制改革,一是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二是推出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包括给予研发企业和研究机构科研人员股权激励。

从兼顾创新和包容的角度看,更有效的税收政策还是推进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他表示,尽管推进两项改革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但无疑是中国下一步税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新经济带来的挑战同样需要面对,楼继伟以跨境电商征税为例,表示激励创新不是不征税,而是要征税,以求公平和中性的税收环境,这恰恰是保护创新的举措。

对于国家间“跨国避税”问题,事实上今年已召开的两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都将国际税收合作作为重要议题。本次研讨会上,各国财长发言中屡屡提及,要继续推动BEPS(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计划和税收情报交换的落实工作,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包容性框架,以有效打击国际逃避税;同时,在充分考虑各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推动进一步完善国际税收制度体系。

从核准全球关于落实BEPS项目的包容性框架,到支持加强抵抗“避税天堂”的措施,经过一上午的讨论,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对未来国际税收合作表示乐观,他透露,在税收透明度方面,已经有96个国家实现自动情报交换,各方也在积极发起各类税收的国际协调,这有助于完善全球税收治理,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税收新秩序,使跨国避税“无路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