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江安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

20.06.2014  18:50

 

江安县围绕县委确定的“三个示范县”的发展定位,“一中心、五基地”的产业定位,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主基调,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力争到2017年,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分别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5%和3%。新认定省级创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技术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完成重大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5项,开发新产品新技术50余项;引进、推广、转化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20项以上。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3个,实现园区辐射带动发展。全县社会技术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科技经费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达到1.2%。全县授权专利数处均增长2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科技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一是抓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强化政策激励,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运用的主体。加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孵化器。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发展技术新、成长快、潜力大的企业,在政府采购、企业融资、创新平台等方面重点支持。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和提升酒类食品、氯碱化工、竹类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创新产业高端和产品高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鼓励企业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引进科研成果或开展关 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大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引进研发推广力度,打造生态工业、绿色工业。创造条件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能力。

三是加快区域创新发展。大力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试点创建活动,加强区域创新示范,加快阳春工业园区建设,在人才引进、产业转移等方面大胆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切便利,同时增强园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园区档次和形象,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加快推进康加坝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怡乐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集群集聚发展,使园区创建成为省、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创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

四是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产学研用合作载体建设,优化科技合作环境,创新适合本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成效。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联合建立技术中心、实验室,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致力于解决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院校为支撑、政府引导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力争到2017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共同体达10家,建立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

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酒类食品加工、氯碱化工、竹纤维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军民结合和国际科技合作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推动科技成果和技术产品化、商业化和资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大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开展成果对接和技术交易活动,加大科技成果奖励和成果转化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一批科技公司、中介机构、公益组织和技术经纪人,完善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努力建设“展示、交易、共享、交流”五位一体的区域技术市场。

六是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造就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市场开拓人员、农村实用人才、自主创业者和优秀团队,大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完善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中人才培养引进的支出比例,建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中心。完善拉技人才激励政策,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介机构等科技人才来江创业或到企业从事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活动并取得合法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