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改进四川土地利用方式
人民网成都6月24日电 (熊文瑶)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四川土地利用现状如何?四川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6月25日“全国土地日”即将到来之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就相关问题接受了本网记者采访。
人民网:杨厅长您好!今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确定这一主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杨冬生: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国土资源部确定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节约优先战略,广泛宣传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严格土地管理的方针政策,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良好氛围。
人民网:请问,当前四川省土地利用的现状如何?
杨冬生:我省土地利用现状有三个特点:一是人多地少这一矛盾突出,这一矛盾在人均耕地方面尤为突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全省耕地1.008亿亩,比基于第一次土地调查数据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多出1161万亩。但从人均耕地看,从1996年的1.21亩降到2009年的1.12亩,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2亩,更明显低于世界人均耕地3.38亩水平。随着人口继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约束将更加趋紧。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省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
二是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与土地使用粗放浪费的现象并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建设用地需求持续增长,而土地供给刚性制约,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但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粗放低效利用、甚至闲置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
三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情况持续向好。近年来,为破解土地供需矛盾,我省通过改革创新探索了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的措施。例如,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作用和年度计划的调节作用,实行节约集约用地鼓励政策,大力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等用地方式改革,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的矛盾。同时,我们持续开展土地国情国策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宣传,社会各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和自觉性越来越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情况明显向好。
人民网:围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这一主题,您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杨冬生: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重点要从改革创新土地利用方式、严格保护耕地、落实全过程管理、社会共同参与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改进土地利用方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一要科学配置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新兴产业建设用地,严格限制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二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激励各地政府、园区和企业积极探索节地方式,采用节地技术,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三要变废为宝盘活现有建设用地,使各类闲置、废弃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发挥最大效用。四要深化改革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方式,努力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
其次,要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严守耕地“红线”,这条耕地“红线”是“带电的高压线”。一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耕地保护激励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监管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二要强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耕地面积有增长、质量有提高、产能有增加、生态有改善;三要加快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行永久性保护后,城市将不再像“铺大饼”一样发展,谁都不能擅用永久性基本农田,只能用做耕地;四要加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落实“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等耕地占补平衡新要求,实现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双平衡;五要严格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从严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防止违规无序占用耕地。
同时,要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工作主线贯穿到建设“美丽国土”工程保障“三大发展战略”的全过程。省委审时度势提出治蜀兴川的“三大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才能持续提供要素保障。一要持续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的责任意识,全面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二要实施总量控制和减量化、优化布局和格局调整、国土综合整治三大节约集约用地战略。三要通过“美丽国土”工程建设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此外,还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节约集约用地行动。既要大力宣传土地资源的国情省情和基本国策,使节约集约用地成为社会共识,又要加快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
人民网:面对广大网友,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您有什么倡议?
杨冬生: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影响千秋万代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希望社会各界树立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一起关注、参与节约集约用地行动。我们也将努力探索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积极实施节约集约用地新举措,及时公开土地开发利用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心协力,将珍惜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化为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共同为保护国土资源、保障“两个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