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十四次党代会】贯彻五个坚定不移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科技工作成就巡礼
2008年根据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学校召开了第七次科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十二五”科技工作,确定了“规划先行、政策先导、项目牵引、团队保障、基地支撑”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五个坚定不移”的要求,落实部署,聚焦任务,全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面向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以轨道交通建设为重心,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着力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按照“建设大平台、承接大项目、集聚大成果”的思路,学校大力推进了科技创新相关工作,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实力得到持续提升,形成了“以学科支撑平台、以平台汇聚人才、以人才创造成果,以成果服务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经过七年多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学校的科技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既定的任务目标,为“十三五”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国际化战略和数字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规划先行
在总结“十一五”科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分析比较,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十二五”科研工作专项规划》。规划概括提出了一系列科研工作的新理念,针对不同领域,设计分类指导、梯度发展的科研工作格局,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保障实效的原则,提出各发展方向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体系和年度计划。
科研工作专项规划的出台,为学校科研工作有序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有效配置资源提供了依据,理清了科研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心和努力方向。在专项规划指引下,全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信心倍增,激情昂扬,脚踏实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发起持续的集团冲锋,呈现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强化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多路推进、捷报频传的生动局面,党代会提出的科技创新工程全部落到实处。
二、政策先导
七年来,学校制定了一整套科研管理政策,覆盖了规划计划、项目管理、基地团队建设、成果转化、科技合作、人文社科、国防科研、学术交流、知识产权、科研经费、科研保密、评估考核、激励奖励等各个环节;同时,根据国家科研管理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校内政策,大力完善科研管理的长效机制。随着《西南交通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西南交通大学科技奖励办法(试行)》、《西南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西南交通大学创新团队及创新基地支持和管理实施办法(暂行)》、《西南交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西南交通大学技术合同管理办法》、《西南交通大学科研项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西南交通大学科研经费外拨管理暂行规定》、《西南交通大学科研项目结题、结账及结余经费管理暂行规定》、《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保密规定》、《西南交通大学学会与学术交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政策的出台,呈现出一套比较规范完整、富有交大特色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尤其是在实施“2011计划”的总体带动下,学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进入了快车道。
在制定科研政策的过程中,学校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发挥专家学者、基层科研教学单位的智慧,引导民主参政、民主议政,及时宣贯、认真执行,使得科研管理政策接地气、贴民心、合实情,最大限度地调动、保护群众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成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凡是学校制定的科研政策都是经过反复讨论,多次征求意见后成文的,融入了各方面的智慧,得到了基础单位的理解与欢迎,为有效贯彻执行创造了前提。
三、项目牵引
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对促进科技人才、团队、平台的培育和建设,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都具有重大作用,是开展科技工作的重要基石。学校要求充分发挥重大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国家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的牵引作用,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通过承担满足国家需求和支撑行业科技进步的重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铁路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等),努力提高解决国家关键科技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对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振兴的支撑作用;通过承担能够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重要决策咨询服务的软科学项目,加强战略规划研究,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真正成为服务于各级政府和部门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提升软科学研究水平,促进我校软科学研究和工程科学研究的协调发展,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七年来,学校围绕国家目标和需求配置科技资源,注重项目立项,申请成功的纵向项目涵盖了国家各主要科技计划:(1)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计划项目4项;(2)科技部项目:973新增项目2项、新增主持课题11项;863新增项目1项、新增课题3项;科技支撑新增项目1项、新增主持课题6项;新增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项;“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新增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新增ITER计划项目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几年来,学校承担自然基金项目逐年增长,新增项目共733项,经费3.8亿元。其中,新增杰青7名、优青2名,新增主持基金重大重点类项目26项,在2011年开始设立的基金委设立高铁联合基金项目中,我校获得资助的项目占全国该类项目的42.5%,排名第一。到2014年,学校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在全国高校排第44位;(4)铁路总公司项目:新增项目526项,经费26960万元,其中重大项目30项;(5)四川省项目:新增项目278项,经费4320万元。其中,新增四川省杰青21个、培育13个,新增四川省创新团队5个、培育4个。
四、团队保障
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团队是实现学校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学校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565科技行动计划”,充分发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作用,提升我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整体实力,青年教师正迅速成长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根本性的扭转了曾经危及学校科技工作持续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对我校的科研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8年以来,我校38人获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支持;4个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支持,占我校团队总数的66.7%,在非985高校中名列前茅。
五、基地支撑
科技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学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支撑。在科技平台支撑下,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聚集科技人才,组织持续攻关,人才成长和创新成果将直接推动学科建设。因此,学校要求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平台的投入与整合,重点抓好“国字号”平台建设,建设提高我国铁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建设提高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水平和工程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基地,争取加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2008以来,我校科研基地数量大幅度增加,几乎涵盖了我校全部传统优势学科,国家级基地由1个增加到6个;教育部基地由3个增到5个;四川省基地由6个增长到18个,社科类基地实现零的突破。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共同拉起学校优势科研领域的高端风景线;省部级基地更是鳞次栉比,交相辉映,织成绚烂缤纷的图锦。
学校这些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标志着我校从知识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平台支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成为支撑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这些平台锐意创新、协调发展、成果斐然,经历时间、实践和竞争的洗礼,充分证明了其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性、合理性,证明了其自身实力和辐射能力的完备性。科研基地是保障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实施的重要基础。
六、国防科研
2008年12月,学校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的现场审查,2009年6月,获得二级保密资格证书,具备了从事国防科研的关键性资质,正式进入国防科学研究单位的序列,国防科研活动由零散转向建制,在学校科技工作历史上开启了庄重的篇章。学校年度国防科研经费从2008年的450余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500余万元;学校国防科研优势领域逐步拓宽,优势学科服务国防建设比重加大,部分领域发展前景极好,有望获得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
2013年下半年学校着手建立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2014年2月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9月开展了内部审核;10月进行了管理评审;11月通过了北京军友诚信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第一阶段审核;拟于12月开展第二阶段审核。期间,发布实施了学校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正式开始运行。
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2014年9月9日,出台了《西南交通大学关于加强军工科研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发展国防科研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指导方针,并提出了前期项目培育、国防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职称评定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等切实可行的措施,为国防科研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配合保密办,修订了学校《保密工作制度汇编》;草拟了《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研管理办法》,规范了国防科研管理;《西南交通大学SM科研项目管理规定》,明确了SM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保密事项审批流程。
七、科技成果
近七年来,学校抢抓高铁大发展历史机遇,产生了如下标志性创新成果:
“列车过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安全评估技术及工程应用”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列车-线路-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分析方法和安全评估技术;开发了列车过桥动态安全仿真技术、研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线路-桥梁动力学仿真分析大型综合软件TTBSIM以及满足特殊用途的专用软件系列。该技术纳入我国快速及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使我国铁路桥梁设计由过去的静力及准静力设计推进到了动力设计新阶段。成果全面应用于我国铁路提速工程及高速铁路工程。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应用”。 首次提出了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理论体系;解决了高速动车组动力学性能及高速列车转向架设计等技术难题,为我国CRH380系列高速动车组、CIT400高速检测车、新型大功率重载电力机车的开发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CRH380A高速转向架及应用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速铁路供电综合监控技术与装备”。 我国第一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供电综合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铁,其中供电调度系统市场占有率100%,被控站系统市场占有率50%以上;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牵引供电关键设备安全运行检测技术”。 我国第一套牵引变电所供电设备安全运行在线监测系统、第一个移动式离线检测系统、第一个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的连续脉冲高压试验系统。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轨道交通模拟驾驶仿真培训系统”。 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制的列车模拟驾驶仿真培训系统;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武广、沪宁等8条高速铁路以及大秦、朔黄等7条重载铁路,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获2011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型及复杂隧道设计建设与运营管理关键技术”。 建立西部山区大型铁路与公路隧道理论与技术、盾构隧道结构理论与环境影响控制技术、长大交通隧道营运防灾节能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成兰铁路、广甘高速公路、武汉长江隧道、珠江狮子洋隧道、南京长江隧道、深圳、成都、广州、南京等地铁;近五年相关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41项。其中学校主持的2项分别获得2008年、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复杂环境下高速铁路桥梁设计与安全控制技术”。 建立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风洞试验技术、安全性评估技术、地震损伤模拟、评估与减隔震方法、自适应施工控制方法与健全性评估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果应用于几乎所有高铁、客专大跨度桥梁的建设;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速道岔设计理论研究与中国高速道岔研制”。 建立了一整套铁路道岔研制的理论体系,解决了高速道岔设计和制造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一系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铁路道岔打破了德、法等国对高速道岔市场的垄断和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相关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成套技术”。 建立了我国高速铁路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营管理测量的统一标准,研发了轨道平顺性测量仪和标准框校准平台;成果应用于我国高铁客专线,其中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标准应用率100%,轨道测量控制网技术市场占有率80%;获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轨道交通焊轨车”。 研制了数控式气压、移动式闪光、固定式闪光等轨道交通焊轨车;装备应用于京沪、武广高铁、青藏铁路等建设,上海、北京等8个城市地铁,并出口至国外近10个国家;研制的世界首台“移动式数控气压焊轨车”,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高度评价。
七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共17项(其中学校主持的6项);主持获得教育部二等奖以上共9项;主持获得四川省科技奖75项(其中一等奖10项)。翟婉明院士2012年获得四川省杰出贡献奖。2009年、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总数分别列全国高校第7位和第9位。
按国家权威科技统计口径,2008-2013年学校共发表科研论文16981篇,其中SCI-1996篇,EI-4465篇,ISTP-1839篇,统计源-8681;申请发明专利1142件,授权发明专利461件,转让实施15件,作价入股5件(作价合计2800万元)。
八、重要经验
取得上述成就,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走群众路线,确保学校科技工作的根本方向,自觉融入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蕴藏在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中的创新能力,携手攻坚克难,向实现交大梦的宏伟目标稳步推进。
其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国家改革的需要,及时调整内部管理机制,与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一致,依法科研、依规办事,服从大局,抵制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保持科研队伍的团结稳定,呈现出政治坚定、业务过硬、追求卓越的整体精神面貌。
第三,坚持创新驱动,按科研发展规律办事,用创新成果精心育人,加固基础,抢抓机遇,勤于内省,善于开拓,不惧艰难,勇于担当。
第四,坚持围绕需求导向、以团队和平台为保障,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九、努力方向
进一步保持和优化科研工作军、民、国际化“三位一体”的合理布局与发展。
进一步加强平台汇聚资源、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培育大人才。
进一步推动科技工作从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转型,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学术品位,做强科技工作;加强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传播交大精神。变数量单纯目标追求为质量、数量、结构多元目标追求,稳定队伍,锻炼人才,培育大师。
进一步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增强服务意识,完善科研项目全程管理、科研经费管理、学术交流管理和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优化基地平台布局,倚重科研团队模式,促进科研教学结合,科研育人,创新育人,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注入新鲜血液与活力。
进一步打开胸襟视野,领略学术前沿动向,开展大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以完善自我为基础,支撑各项战略举措和工程,成为保障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可靠力量。
十、寄语十四次党代会
寄语之一:树立绿色人才观。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张开臂膀,拥抱人才;坦诚相待,倚重人才;革除羁绊,发展人才。
寄语之二:树立学术发展意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术发展观念,警惕短期行为,克服急功近利,着力培养通识人才和学术大师。
寄语之三:树立环球意识。走出象牙塔,直面全世界;吸纳全球英才,塑造交大魂魄,参与全球竞争,共享优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