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年新增18家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原标题: 我市今年新增18家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本报讯 (记者 缪琴)“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成都科研与产业基础,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大有作为。”“提升城市环境需要注入科技的力量,而科普则是发动全民关注这个命题的途径。”……昨日,由市科协主办的成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院士专家发展座谈会在新津县举行,两院院士、西南交大教授沈志云,中科院院士、国土资源部成都地矿所研究员刘宝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分院计算机所名誉所长张景中等11位院士聚首,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涉及不同的科学领域,但相同的是我们工作生活在成都,同样关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11位在蓉院士,其研究领域涵盖了轨道交通、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材料科学等诸多产业领域,院士们对成都的关注之情,在言辞之间尽显无遗。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紧随产业与科技一体化发展,我市将在已建成68家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基础上,在今年新增18家创新工作站,从而构建起深入企业一线的产学研创新网。
促进校地合作从“轨道交通”做起
“搞科研,面对的是实验、数据,而现在,成为新任市科协主席,需要思考的东西更多,就是如何用科技带动经济、民生事业发展,外延更广。”被誉为“中国铁路提速保护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于上个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手中接下创新“接力棒”,成为新任市科协主席,“成都市丰富的科研资源,如何服务地方经济,也就是校地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的问题。”
从自己擅长的领域谈起,翟婉明分析,从西南交大到中铁二院、中铁二局等等,成都的轨道交通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服务成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大有可为的存量资源挖掘,当务之急,就是整合产业链资源,为产业链各方提供必要的支撑与服务。
沈志云院士密切关注成都交通枢纽建设,在他看来,构建一个世界级的交通枢纽,航空、铁路等立体构建的均衡联动推进是必然,而成都的交通体系构建,应更多地注重不同交通载体之间的衔接与整合,比如如何让国际物流更好地在一个区域实现“零距离”转运,市域内交通如何以人为本地实现“零空间”换乘。
环境提升离不开科学普及
“成都全民科普素质提升,抓得很实,起步很早。”刘宝珺院士对成都科普工作推进的实效尤为赞赏,“雾霾现象越来越频繁地在各城市出现,部分地区发展经济时忽略环境保护而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这些现象的产生,让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与环境科学。”
在刘宝珺院士看来,环境科学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仅仅是小部分科学家推进是不足够的,它需要全民参与和重视,“在这个方面,科学普及的方式与方法尤为重要,要与时俱进,成都可以做出更多的创新与尝试。”曾多次参与成都科普活动的刘宝珺院士坦言,愿意为环境科学的科普事业推进贡献一己之力。
提及科普的问题,与会院士们发出倡议,希望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参与到科普事业之中,为全民科普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所谓积土成山,从事科普事业是一种责任,每个人做一点,加起来就会很多。”
力促更多“成都智造”产业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对企业科研人才不足的问题,如何外部借力让院士专家等高端智库与企业研发生产拧成“一股绳”?记者昨日从市科协获悉,今年,我市将在已建成的68家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的基础上,新增18家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而今年新增的创新工作站,将瞄准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力促聚集更多院士专家资源,共同“破题”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问题,确保更多“成都智造”产业化。
“一边是企业研发高端人才不足,一边是科研智库‘缺血’,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建立的初衷,就是在其间找到信息‘通流’的突破口。”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进站院士专家“领衔”企业自主研发特别是企业承担的国家、省、市重大课题项目研发,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项目的研发进度与产业化进程。据悉,历经几年积累,我市已建立了68个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共引进赵铠、俞永新、王国栋、侯云德、魏于全、涂铭旌、金国藩等39位院士和334位专家等智囊推进我市产业升级。“在‘建好站’的同时‘用好站’。”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服务主要瞄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创新型人才联合培育等方向,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产学研”三结合,探索培育创新型人才新模式,力促科技成果在蓉“落地生根”,同时,吸引高端科技智囊来蓉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