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创新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成果对接会在绵阳举行

23.12.2014  11:39

日前,全省创新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成果对接会在绵阳举行。30所高等院校、中科院系统的18个研究所、省属7个科研单位和120余家创新型企业参与了成果对接活动,现场签约产学研合作协议64项,预计项目总投资38.66亿元。 据悉,本次对接活动由由省经信委、省教育厅联合举办,是我省产业、教育管理部门共同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次协同创新实践。会上,高校和科研单位推介了811项最新科技成果,企业发布了300余技术需求信息。签约的64个项目中拥有专利数175件,其中2项获2013年中国专利金奖,项目预计总投资38.66亿元(高校占比近60%),项目产业化后预计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68.98亿元,新增利税14.74亿元。 协同创新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新要求,四川省也提出将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目前,首批国家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共14个,其中四川高校牵头或参与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我省高校已建立34个,建立“培育基地”12个,已有效协同国内外大批优质创新资源汇聚服务四川。 近年来,我省在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率先在全国建立了107所高校全覆盖的“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排序公布制度”,教育部将四川省列为“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区域试点”。“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排序公布制度”首次突破传统学术体系,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产业贡献、社会影响等实质性贡献”,建立了全省高校的数据体系、评价体系及公布制度。这也标志着我省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在不断深入,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和体系正在完成初步构建,突出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氛围正在形成。 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创新潜力、催生重大成果产出、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最大的科技形势。高校科技战线要准确把握改革要求、认清发展形势,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有大作为。下一步,我省将强化“一个核心转变”:从“面向学科”全面转向“面向产业、支撑企业、服务区域”;明确“两个根本任务”:一是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引领产业发展。二是面向产业企业需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构建完善协同创新、激励、科研评价、联合共建“四个重要机制”;抓好制度体系建设、集中力量开展协同创新、打造“高水平领军人才”、构建高校新型智库、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这五个关键环节。 (教育导报 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