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争先创优”活动评比标准

12.12.2014  17:00

评比项目

评比内容及标准要求

评比依据

自评

得分

互评

得分

评比

得分

活动组织

(3分)

活动有组织机构、有专人分工(1分);有活动方案、计划,召开专题会议部署(1分);按时上报专项总结(1分)

提供有关文件。

 

 

 

学术活动

(29分)

1、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理论和实践重大课题研究,主要研究课题或成果获得主要领导批示或被有关部门采纳(15分)。

提供相关材料。

 

 

 

2、理论研讨及学术交流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围绕中心工作举办有影响的座谈、研讨、论坛等活动(4分)。

提供相关材料及媒体报道资料。

 

 

 

3、积极开展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组织参加省第十六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5分)。

提供相关文件、材料。

 

 

 

4、开展课题规划立项和参加省社科规划立项工作(5分)。

提供相关文件。

 

 

 

社科普及(19)

1、积极组织开展“科普月”“科技周”活动,有方案、计划(3分)。

提供相关文件及活动资料。

 

 

 

2、科普活动(包括报告、讲座、咨询、展览、三下乡等)开展有声有色。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图书、小册子、宣传资料等(8分)。

提供相关材料。

 

 

 

3、 积极组织开展“人文讲坛”活动(3分)。

提供相关资料。

 

 

 

4、积极开展科普条例宣传(5分)。

提供相关文件、材料。

 

 

 

附件:

 

“创新发展·争先创优”活动评比标准

社团管理

(14分)

1、学会管理正规有序,组织召开学会工作会议(3分)。

提供相关材料。

 

 

 

2、积极推动学会发展;学会建设有序推进,换届工作正常开展(5分)。

提供相关材料。

 

 

 

3、学会活动开展正常(6分)。

提供相关资料。

 

 

 

自身建设(23)

1、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成效明显(10分)。

提供计划、总结材料及相关文件。

 

 

 

2、职能职责建设有加强(5分)。

提供相关材料。职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加强与省社科联职能对接。

 

 

 

3、县级社科联工作有新发展(5分)。

提供相关材料。组织建设有突破;社科联职能有加强。

 

 

 

4、按时完成省社科联交办任务情况(3分)。

提供相关依据。

 

 

 

信息工作(12)

1、积极开展社科工作和活动宣传报道(8分)。

提供相关资料

 

 

 

2、网站、刊物建设(4分)

提供相关文件材料。

 

 

 

注:

1、评比项目共计100分;

2、评分采取自评、市州互评和省社科联综合评价。其中,自评占比50%、互评占比20%、省社科联评价占比30%;

3、县级社科联评比由市州社科联根据本标准拟定评比细则,由市州社科联考评并提出意见。

 

 

加 分 细 则

 

(一)科研学术活动加分

1、社科联组织开展的研究课题或成果获得省主要领导批示的每项加0.2分;获得市州主要领导批示或被省级有关部门采纳的每项加0.1分;被市州有关部门采纳的每项加0.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

2、社科联组织推荐省第十六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成果,获一等奖每项加0.2分;获二等奖每项加0.1分;获三等奖每项加0.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

3、参加省社科规划立项工作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每项加0.2分;获省规划(含科研、市州、科普项目)立项的每项加0.1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

4、举办的学术研讨、座谈、交流活动被本级以上有关部门肯定的每次加0.2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

(二)社科普及工作加分

1、社科普及活动获市州党委、政府表彰的加0.1分;获本级宣传及有关部门表彰的加0.05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

2、组织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图书每本加0.1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

3、人文讲坛活动与媒体实现联动的(含电视、电台、报刊、网站等)加0.1分。

4、科普条例宣传普及工作受到党委政府和本级以上有关部门肯定的加0.1分。

(三)职能建设加分

1、社科联工作受到省相关部门表彰或市州主要领导批示的每项加0.2分;受到本级有关部门表彰的每项加0.1分。(累计加分不超过1分)

2、社科联工作经验被省社科联采用的加0.2分。

(四)宣传工作加分

社科工作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含省社科联网站、刊物)每篇加0.05分;被本级媒体报到每篇加0.03分。(累计加分不超过2分)

 

相关说明:

1、同一事项受到多级表彰、肯定或报道的,按本事项最高加分计算;

2、同一事项涉及不同评比内容的,自行选择项目加分,不重复加分。

 

 

 

 

                                                                                                             

  四川省社科联办公室                          2014年8月1日印发 

文章来源: 网站编辑: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