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新引擎如何轰鸣?

25.07.2015  12:03

——半年经济形势述评(三)

□本报记者 张岚

7月18日,北京中关村。“创业天府 菁蓉汇·中关村”活动现场,数百名年轻创业者不断涌入。吸引年轻创业者的除了创新创业时代的西部机遇,还有四川创客们展示和实现的梦想。

梦开始的地方,在48.6万平方公里的巴蜀大地上。今年上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挑战相互交织的同时,我省也迎来了汹涌澎湃的创新创业浪潮。创业者正在实践的新技术、新业态,让四川经济发展新引擎强力轰鸣。

主动作为

吹响“创业四川”冲锋号

创业7年的迅游科技登陆创业板,在首日上涨44%之后连拉19个涨停板;创业3年的极米科技拿到新一轮3亿元融资;创业2年的龙渊网络目前估值10亿元……

创业者快速增长、引领需求,成为四川上半年经济运行图中的一抹亮色,释放强劲动能。

5月5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全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情况汇报。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经济新常态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意义,抓住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重大机遇,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基于四川特殊省情的需要,刻不容缓。

四川是人口大省,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占全国1/12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占全国1/11左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四川结构不优和产业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

破解这些难题,必须紧紧依靠创新创业,尽力将各种资源、条件更多地集中在创新创业上来,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确保我省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在多地考察调研,借鉴兄弟省市经验,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5月,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提出实施“创业四川”行动,以及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8项工作任务、14条支持措施。目标明确:到2017年,全省各类孵化载体达到5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万家,科技创业者突破10万人。

仅一个多月后的6月1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推进我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

全省各地快速行动。成都发布《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15—2025年)》,明确未来10年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遂宁市、泸州市等相继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从构建众创空间、营造创新创业市场环境、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创业者给予支持……“创业四川”的冲锋号吹响。

精准发力

支持“四路大军”迈入创新创业主战场

6月从成都出发前往美国的大孔径磁共振,已抵达奥泰医疗美国研发运营中心进行测试,预计于8月底正式发往客户医院。

从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T超导磁共振,到全球首台71cm大孔径磁共振,由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邹学明创立的奥泰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今年站上了全新的起点。

上百名全球一流专业人才,是奥泰成功的秘籍。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关键的要素。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进程中,四川提出把科技人员、青年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草根能人作为主要力量,充分激励这“四路大军”迈入创新创业四川主战场。

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四川在西部率先启动实施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目前有14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居西部第一。

30万名本土科技人员,是四川推进创新创业的金矿,如何将这些“最强大脑”充分激活?

四川开展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试点。今年上半年,7家试点单位在企业兼职科技人员达到495名;147人兼职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52家;225名科技人员离岗转化科技成果52项;28名科技人员离岗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20家,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近10亿元。

扶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省财政今年将安排3亿元大学生创业补贴资金,引领8万名大学生创新创业。目前,全省109所高校中已有48所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47所在建,其余14所计划在今年内完成建设。

四川作为劳动力转移输出大省,支持农民工创业,发展“归雁经济”潜力巨大。

7月22日召开的省政府第93次常务会,研究部署了一揽子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鼓励金融机构向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安排相应的财政引导资金支持整合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客”从小众到大众、万众的效应初显。以成都市为例,最新出炉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户籍人口中,每10.5个人就有1户市场主体。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4.7%,其中,科技类企业同比增长48.56%,个体工商户新登记户数占到新登记市场主体总数的6成。

多措并举

形成想创会创能创齐创生动局面

7月18日在中关村举行的活动,也是最新一场“菁蓉汇”,卢宇翔以成都蛋壳众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的新身份参加。

卢宇翔正是在参加2月8日的首场“菁蓉汇”后,决定辞职创业,如今他创立的新型互联网孵化器,已经迎来15个团队入驻,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今年上半年诞生的。

从人才结构和产业基础上都深具互联网基因的成都,在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始终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每天层出不穷的路演、对接、沙龙,将这座城市的创业氛围不断推向高潮。

截至7月22日,成都已举办“菁蓉汇”系列活动近50场,参加路演的60余个创业项目获得投资意向近6亿元,近300家创投机构、6000家企业及团队、逾万名青年大学生及创业者参与了活动。

氛围之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需要解决“在哪儿创”的问题。

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新型孵化器群。目前已与YOU+公寓、深圳柴火创客空间、联想之星等国内知名的新型孵化机构进行洽谈并达成初步合作协议。同时,蓉创茶馆、锐成芯微集成电路众创空间、抱团训练营等本土特色的众创空间快速涌现。

成都之外,6月27日,德阳首家市级创新创业孵化园——德阳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园揭牌。

7月21日,绵阳融鑫孵化器决定启动电商社区项目,将与外部资金、本地农业合作社合作,借鉴义乌“淘宝村”的模式,培育、聚集农产品电商创业者。该孵化器纯市场化运作,目前已引入50多家企业入驻孵化,其中18家来自省外。

鼓励多元投入,支持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到今年底,我省各市(州)都将建立起至少1家以上的创新创业孵化器。

融资难是初创企业的“拦路虎”。今年以来,我省设立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核定贷款余额17.32亿元,支持省内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20个。此外,大力促进以四川省银科对接信息服务平台、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代表的专业化应用服务平台在全省迅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