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创新创业学院“创客学堂”第三期分享“产品创造”经验

20.11.2015  07:11

       

创客学堂”现场。

        中新四川网11月19日电 (记者 徐杨祎)记者19日从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获悉,由该学院策划的“创客学堂”第三期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开讲。

        本期“创客学堂”的主讲人分别是”鹰眼“室内精准定位项目创始人朱晓章和“聘宝”项目联合创始人刘玥,而“鹰眼”和“聘宝”这两个通过创新技术驱动成长的成都本土项目在今年第三季度分别获得了近千万的融资。本期“创客学堂”的主题是“如何以“匠人心态”打磨好创新产品”,两位创业者给学子们的忠告是,获得融资或者打开市场都是结果,但创新创业的起点是要以一种“匠人心态”去认真打磨好技术和产品形态,而且要结合用户的需求去协同创新,这样项目才能真正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

        朱晓章认为,一款好的创新产品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足够的壁垒、直接的需求、充足的市场容量和合理的产业生态——只有通过技术领先才能够建立起技术壁垒和商业壁垒,竞争者无法在短期进行技术复制和“弯道超车”;而将技术转化为产品,还要将产品功能和市场需求进行对接。

        刘玥则讲到“聘宝”的出现是因为公司另一位合伙人方园在阿里巴巴时,发现每当招聘的时候,收到的简历很多,但是能跟岗位真正匹配的人很少;许多IT巨头也是,需要的人才和实际来应聘的人不匹配,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所以基于这样“不匹配”的市场“痛点”,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创造出了一款互联网人才精准招聘产品。  电子科大创新创业学院大四学生叶承卓课后表示,自己之前一直琢磨的一个“时间银行”的项目已经“寿终正寝”,但却“心有不甘”。听完这堂课后,他终于“恍然大悟”,发现原来是产品形态和商品模式出了问题,项目也缺乏扎实的技术基础和原理论证,“下一步还是要尽可能多的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和技能提升,为打磨好下一个“创新产品”做好准备。”

        据了解,电子科大“创客学堂”是由今年9月25日新成立的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针对大学生“创客”研究发起的创新创业品牌课程,该课程将邀请著名投资人、智库专家、知名创业公司创始人、相关研究机构学者、法律、人力资源等相关领域专家,通过对创新创业本质的研究,形成完整课程体系,从思维方法、商业模式、产品形成、互联网+、大数据、宏观经济、市场拓展、团队建设、发展路径等多个角度为大学生系统传授创新创业相关知识与经验,使大学生“创客”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院派”的创新创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