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成都夜话”聚焦文化企业家的成长
“要看得懂繁复的财务报表,还要有审美情趣,”这是著名新生代女作家黎阳眼中的“文化企业家”,3月12日,近30名这样的文化企业家及文创领域学者在位于成都市红星路35号广告创意产业园的“雅道清心”集结,开启第二场“创意成都夜话”。
以“文化企业家的成长”为主题,本场“创意成都夜话”聚焦文创产业从业者的身份定位与成长路径,由“创意成都夜话”发起人——四川大学创意管理研究所所长杨永忠教授担纲主持。
主谈嘉宾黎阳具有多重身份,除“新生代女作家”的头衔之外,她还是联合国中文日主题演说家、北京某文化公司总裁,玩跨界玩得风生水起。黎阳的散文《激情人生》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入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学的华文教材,她表示,这两本书见证了她从一个迷惘的青年知识分子向以“东学西渐”为使命的文化企业家转变的过程。
4月,黎阳将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做客第六届“联合国中文日”,并发表“激情人生”的主题演讲。据她介绍,以联合国中文日为一大平台,她将推广中国文化与品牌。
文化企业家:有艺术家的梦想与企业家精神
年轻、新奇、跨界,杨永忠教授表示文化企业家的3个主要标签都能在黎阳身上找到。“文化企业家以创造新奇为使命。其最大的跨界就是文化与商业的跨界,这两者在以往是泾渭分明的。”他表示,文化企业家应当具有艺术家的梦想与企业家的精神,能实现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文化变迁的代理人。
“这帮人(文化企业家)挺痛苦的,要把文化和企业拉到一块来做,”四川省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母亲艺术”推动人邓首国在沙龙上表示,传统的知识分子只需要经营自己,而当今的文化企业家则需平衡内心当中文化与经营的冲突,所以他同时也“挺敬佩这帮人”。
随着讨论的深入,杨永忠教授抛出了文化企业家成长的金字塔模型:底层是重构经济模型,从过去的经济价值最大化调整为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综合最大化;中层是寻找文化与发展缺失的空间,比如成都的东郊记忆,就是在发展缺失和文化缺失中获得的新生;顶层是合作创造,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跨界特征,文化企业家一定要学会组织文化、技术、金融、社会和政府资本,形成稳定的合作计划,并不断扩张文化与商业的融合景象。
营造文化企业家的成长环境 版权、金融齐来保驾护航
当天活动的东道主“雅道清心”是一家创意产业机构,其总经理梁飘逸对文创企业的发展阵痛有着清晰感受,也在随着整个行业发展环境的优化不断成长,她说“雅道清心”已经过5次装修,因为自己在进阶的过程中会冒出不同的想法。针对目前的市场情况,梁飘逸认为还应对市场进行教育与美学普及,但这不是一家企业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事。
成都市版权协会会长张廷元表示,文化企业家传播的是文化,文化介入市场的核心是版权,版权能为文化企业家保驾护航。
“雅道清心”总经理梁飘逸介绍,该机构从发展之初就重视版权保护,以巴蜀文化的开发设计为例,“雅道清心”现有创意文化品牌“巴蜀图语”、设计品牌“赋比兴”和文化服务品牌“雅士生活圈”等7个注册商标、4个文字版权和101个外观专利。
据悉,国家版权局批准的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版权交易中心即将落户成都,这是成都文创产业的福音。
现场也有来自资本市场的专家为文化企业家们支招,来自东方财务资本集团的美国海归博士王荣康带来了文化怎样与金融对接的经验分享。他表示,金融市场对文创产业的考量在于风险评估,以及其商业模式可否持续盈利且产生社会效应。他预计,随着成都文创企业的发展,市场将出现一大块文化产业经纪人、经纪公司的缺口。
就在3月11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将资助和奖励为创业公司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企业,将为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提供政策支持,这成为这次夜话的注脚。
链接:“创意成都夜话”
由四川大学创意管理研究所所长杨永忠教授发起的“创意成都夜话”是国内第一家定位于创意企业发展的公益性民间沙龙,其发端为“创意成都”微信群,旨在通过集结成都创意力量,打造民间创意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