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 需要“爱管闲事”

12.11.2014  14:48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庞峰伟)87岁的李兴旺是巴中市一名退休教师,也是观音井花园小区的业主代表。他是小区里出名的“爱管闲事”的人,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专职”为小区居民服务。维护环境卫生、帮助邻里解决纠纷、开设免费书法班……这些年来,李兴旺做的“闲事”并不少。在他带动下,不少居民也热心于公益事业,小区变得文明和谐。

这是一则温暖的消息。古人有“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多管“闲事”者有时并不为人们所喜。管“闲事”又需要付出一定成本,最起码得付出时间成本。而“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即管“闲事”是以损失自己的效益为代价的。

近年来,不少好心救人反遭冤枉的案例更是让人寒心,“爱管闲事”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在社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路灯损坏、水管破裂、井盖破损、垃圾成堆等情形,不少人选择熟视无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然而,文明社会的建设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人人都是“小环境”。如果每个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温暖会变得稀有,生活在冷漠环境里的人,如何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记者认为,像李兴旺那样的“爱管闲事”事实上是一个市民责任心、义务感、道德观等落实在行动的最外在的体现。我们不能因为少数极端案例的存在,就否定了整个社会的正能量。现代社会是个有机整体,每个个体不可能脱离它而独立存在。今天我们不管别人的“闲事”,明天我们一旦出了问题,又有谁来管我们的“闲事”呢?

小到一个社区的和谐,大到文明社会的建设,个体主动参与其中尤为重要。“爱管闲事”正是个体参与社会管理的方式之一。近年来,巴中全力推进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核心的“五创联动”,实施缓堵保畅、治污减排、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民生工程、惠民工程,取得积极效果。记者认为,在此基础上,巴中还应提倡李兴旺老人这样的“爱管闲事”,出台相关措施进行鼓励和引导,如此,文明城市创建之路将走得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