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军要求甘孜藏族自治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活动着力“六个坚持”

28.05.2014  17:17

5月26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召开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电视电话动员大会。会议表彰了全州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模范个人(户),命名了全州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安排部署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肖晓军副主任到会指导并提出了“六个坚持”的要求。他指出: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时俱进的需要,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甘孜州也是深化群众工作全覆盖活动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甘孜州作为全国第一个自治州,州县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特别是近年来,紧密结合州情,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从多个方面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强调:创建示范州工作,要谋划于实,施行于实,见效于实。其全过程,就是要紧扣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紧扣“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的发展思路,紧扣四川省推进“两个跨越”和“三大发展战略”,着力六个坚持,扎实推进,务实有效。

第一,坚持高举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大旗。

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反恐维稳的一系列讲话指示精神及省委王东明书记关于统筹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的系列要求,始终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和确保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扎实。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方针部署,在州县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基层群众工作,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开创全州社会政治稳定新局面多做细致的工作,多做扎实的工作,多做服务大局的有效工作。

第二,坚持争取人心、凝聚人心和聚合民力。圆好团结梦,追寻发展梦,是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创建活动的最终目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活动,要紧扣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着眼于实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去争取人心、凝聚人心、聚合民力。使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努力形成团结保障发展、发展促进团结的良性局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第三,坚持宣传教育,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在创建活动中,要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筑牢维护祖国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宣传教育要坚持全面推进,既要在城市开展,也要在农牧区开展;既要在干部中开展,也要在农牧民和寺庙僧尼中开展,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损害民族团结为耻的舆论环境。宣传教育要尊重各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通过创新形式、创新载体、创新手段,使创建活动更加富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调动各族群众的参与性、积极性,使创建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充分发挥和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形式和载体,提高覆盖面、吸引力和感染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大宣传格局,大力宣传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努力营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和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浓厚氛围。

第四,坚持群众路线,切实贴近群众需求。创建活动本身就源于群众的实践,各族群众是创建活动的原动力。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群众,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实际行动来激励群众,用重在平时、重在交心、以心换心来保持同群众血肉联系。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把创建工作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尤要把创建的重心放到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活动真正达到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目的。

第五,坚持严格标准,科学设置目标体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测评指标体系》确定了示范州的目标任务,涵盖了民族工作创新示范、民族关系和谐示范、民生改善保障示范、民族经济发展示范、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示范、民族干部培养示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等七个方面,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要按照要求标准制定实施细则、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头,并将其列入有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内容。甘孜州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各有特点、不尽相同,开展创建活动务必求实务实。尤其是一些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创建活动,必须尊重群众、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施。既要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又要突出自身的特色,把规定动作做实,把自选动作做活,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六,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工作合力。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是做好创建工作的保证。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各方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合理谋划,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纳入当地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要积极整合全社会创建资源、汇聚全社会创建力量,群策群力、共享共建;要完善工作机制,以督导检查为推手,采取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让创建活动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确保创建活动的每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困难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推动创建活动在甘孜州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