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致富

31.05.2016  19:01

 

  达州市积极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扶贫,积极搭建创业舞台。用乡音乡情唤起创客的“反哺之情”,用“创新创业+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致富奔康。
  10万亩药材治“”病。宣汉县务工返乡农民杨昌林创办龙森中药材。通过采取“合作社+协会+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把“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变成药材技术培训场所,现已培育科技示范户160多户,基地已涵盖全县23个乡镇近10万亩,带领4000多户药农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每个月仅支付给农民的工资就达90余万元,为乡亲们开辟了一条“致富路”。
  白茶“移民”富“新居”。  大竹县退伍军人廖红军引进安吉白茶在家乡团坝镇大力发展白茶基地,把公司和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由公司负责茶苗、农药、化肥和技术培训,农户以合作社的形式分散经营,公司包产品回收。目前已在童家镇、中和乡等乡镇发展合作社20余家,种植面积达一万余亩,带动了1000多户农户致富增收。
  民企勇唱扶贫“主角”。渠县搭建精准扶贫平台,让民营企业在带动贫困地区脱贫中扮演重要角色。古今香食府餐饮成立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张全文亲自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为家乡捐款修路,为困难群众送年货,为五保老人看病,为当地的年轻人寻找学技术的门路,资助30多名贫困学生,解决200多人的就业问题,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达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