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良智:让创业的"蓉漂"即使流落街头也愿坚守

09.02.2015  08:38

  2月8日,成都正式启动“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并举行首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首场活动上,成都市长唐良智做了有关“创业环境论”的首场演讲。

  任武汉市长时,唐良智因积极推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青桐计划”等一系列举措,被称为“创业市长”。其在成都面向公众的“创业论首秀”上,唐良智对成都未来有何设想?《川报观察》梳理特别演讲精彩内容。

  创业革命对21世纪的影响相当于,甚至超过工业革命对19世纪20世纪的影响。

  大学的思想是城市最新潮的思想,校长们转型会带动学生转型,进而带动学生思想的转型、文化的转型。

  把有钱的人,想投资的人和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他没有想法都会有想法,会催生更多创新性的思路和事业的视野。

  我们要把成都打造成这样一座城市,大家宁肯在这里蓉漂也不愿意离开成都。我们的创业者、大学生,即使流落街头,即使身无分文,也要坚守在成都,等待创业机会。

   不忘初心 成就梦想

  早春时节,我们启动“创业天府”计划首场菁蓉会,这就寓意着春天从成都出发,我们必将迎来成都的创投创业大丰收的季节!

  我们要把成都打造成创新成都、创业成都,来助推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创业天府”的计划,我们希望政府先主导推动,后市场来主导、一定是市场的力量来主导才会有更灿烂的明天。

  我们今天的主题可以总结很多个,但是我们最主要的主题就是鼓励我们的大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善于圆梦。有梦想才有事业的开端,你去追梦才有事业的成功,我们要不忘初心才能圆我们的梦,所以我们打算把成都打造成圆梦之城,圆梦之都,这就是我们的主题。

   把想投资的和有想法的人聚一起,没有想法都会有想法

  到深圳去,我最大的体会是,你走到任何一条巷子,可能碰到的都是10个亿的企业。它们成长的经历、背景基本一样,都是草根创业。

  为什么全世界最好的企业、最好的品牌、最精益的人才都在硅谷产生?它的精华就是,创业资本与有梦想的人天天在一起,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有钱的人,想投资的人和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他没有想法都会有想法,会催生更多创新性的思路和事业的视野。

  有创新创业的想法,没有人来保障和宽容你的时代,没有人给你创造物质条件,没有人给你兜底,那么你的创业成功概率就很小。所以一定要把有创新创业的人和有想投资的人联系在一起,这样才有希望。

   培养一个院士是学校的光荣,培养一名企业家更是学校的骄傲

  希望我们的高校成为引领创新创业的梦巢。

  大学的思想是城市最新潮的思想,校长们转型会带动学生转型,进而带动学生思想的转型、文化的转型。所以今天19位校长一起来站台我最高兴,我看到了这种希望。大学不仅要教学生知识,给大家发文凭,更多的要教学生创业力、创新力,要培养一批精英走创业之路,要给他们营造环境、设课程。

  培养一个院士是学校的光荣,培养一名企业家更是学校的骄傲。院士后面只有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家后面有N个团队为社会在服务。一个社会的发展不是只有院士才行,一定要有更多的企业家。

   60岁了 想创业,我们都支持

  我们鼓励青年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博士生,40岁、50岁都可以创业,大家有想法都是我们政府支持的对象。我们也把投资者创业导师、大学的校长、政府的官员,都导到这个平台上来。

  刚才台下有位创业者给我递了一封信,他说我50岁了,我也是老本科毕业的,我正在创业,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我们表态,只要你想创业,60岁也一样。创业没有先后,创业激情不会以年龄的大小来计分,有激情的人60岁一样有激情,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所以不分年龄大小,只要想创业我们全支持,要鼓召社会都来支持你。

   创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美国的大学创业率很高,到了40%多,它的创业企业40%是从大学生创业计划中出来的。我在硅谷参观过斯坦福大学的国际研究院,院长跟我说,市长先生(唐良智担任武汉市长期间),我先不跟你讲我们研究院怎么开展业务,我请你看看我的这一板墙,那面墙上有斯坦福大学学生创办起来支持世界知名企业的LOGO,我说你认识几个?我说我全认识,所以美国的大学创业是非常好的。

  韩国的大学生创业有这种欲望的有71%。而我们中国的大学创业欲望正不断被激发。所以国际国内创业已经成为一个大潮,正在来临,来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视野。过去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是想找一个稳妥的工作,最好是党政机关,实在不行国有企业,绝对没想到我们自己去创业,但今天我们大学生的思维变了,创业可能成为大家的首选,这是非常好的事。

  所以,有人认为创业革命对21世纪的影响相当于,甚至超过工业革命对19世纪20世纪的影响,创业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展最强大的动力。

   把“话筒”交到创业者的手上

  成都的创业条件很好:我们有教育优势,有53所大学,70多万大学生,每年毕业生有28万,了不起的人力资源。还有我们的科技优势,重点学科有60个,位居全国第四,创业载体有84个。第三,宜居宜业的优势,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那我们怎么把创业之城做成?我想话语权在在座创业者的手上。我希望我们今天这个计划启动以后,我们的大学生,创业者要踊跃地跟政府提要求、提希望、提意见,让我们政府更好地营造一个给大家创新创业的条件。

  当然,我们政府现在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建孵化器,留住人才,打通信息渠道,包括我们开成都到旧金山的飞机,让成都跟硅谷嫁接。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硅谷的信息、人才、资金资源和成都无缝对接,让成都的创新创业的平台一步登天。

  我们不仅仅要支持创新创业的人,我们还要支持扶持创新创业的人。所以我刚才说了,把话筒要交给大家,我们打造什么样的创业环境,需要和大家商量,一项一项完成,包括对创投的支持,包括对孵化器建设的支持,包括对搞信息服务业的支持,甚至为我们创业者搞外卖的企业也应该扶持。

   做蓉漂 即使流落成都街头也不愿意离开

  成都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有两句话跟大家分享:就是我们的创业者,大学生,即使流落街头,也不愿离开这个城市,即使身无分文,也要坚守在成都,等待创业机会。

  硅谷有硅漂,全世界的精英都要去那里淘一把;北京有北漂,北京的生活成本极高,空气还没我们好,但是因为创业机会更多,他愿意在那里北漂。所以我们要把成都打造成这样一座城市,大家宁肯在这里蓉漂也不愿意离开成都,寻找创业机会。

  我们希望共同来铸就成都“创业天府”的梦想。希望我们的创业者,立大志创大业,抓住创业的黄金期,用青春的积蓄和奋斗来成就我们的事业,让成都成为创业者的圆梦之城。还希望我们的投资人更多地为我们的创业者插上翅膀,挖掘成都的宝藏,圆他们的梦想,成就你们的事业。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一座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创业之城一定会矗立在天府大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张明海)

编辑: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