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创业之我见】“大学梦想”和“大学灵魂”

10.04.2014  13:52

 

                                                        甲: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

                                                          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

                                                          乙: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

                                                          一路同行的人们,心中暖洋洋。

                                                    合:阳光路上,无限风光。

                                                            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阳光路上,旗帜飞扬。

                                                            大学梦想为和谐成大,引领方向!

 

  这是2013年底学校学工系统总结会上,艺术学院老师演唱的改编版《阳光路上》的部分歌词。“大学梦想为和谐成大,引领方向!”这无疑也唱出了师生们希望学校成为真正“大学”的心声和梦想!

 

大学梦想”需要共同信仰

  校党委关于开展第三次创业大讨论的文件把“最终实现从‘学院’到‘大学’的转变“列入讨论的“指导思想”。那何谓“真正的大学”?提起“大学”,你想到了什么?学校大门口门牌上不是已经写上了“成都大学”了吗?当然,旁边还有一块“成都学院”的牌子,那是否把“学院”二字换成“大学”就行了呢?“学院”和“大学”的区别意味着什么呢?成都市希望成大“成为成都的人文精神代表和文化地标”,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中国高等教育将进行结构性调整。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如果你的定位不准,你这个学校一定倒闭,我们希望用市场的力量决定你倒不倒闭。”,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如此透露。这对作为2003年“恢复”本科办学的成都大学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校党委书记屠火明用一句话做了总结:“第三次创业,我们要解决的是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内容、途径、方法及大学文化建设这些深层次的问题。

  笔者认为,有了“恢复”和成为真正“大学”的卓越梦想,无论是大学“内涵发展的内容、途径、方法”及大学的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大学的核心价值、共同信仰导向,也就是“大学灵魂”的问题。屠火明书记在“第三次创业”专访中也说:“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一道走入了高校与社会融合更紧密的时代……一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影响着大学里原有的生态,社会上过度兜售的‘丛林原则’,使大学里利益驱动、利已主义原则成为天经地义,于是出现社会对大学礼崩乐坏、杂乱无章的批判。每一所高校,都在重新思考着大学的精神和价值。 ”曾担任哈佛学院院长的哈瑞·刘易斯在其名著《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就哈佛忘记教育宗旨进行了尖锐批评!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更是语出惊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在写此文前,我也就“失去灵魂的卓越意味着什么”征求网友回答,“空洞”、“疯狂”、“邪恶”、“沉沦”……只问目的,不择手段!多么可怕的字眼和未来!

  如果我们心目中的顶尖大学都日益屈从于金钱和权力,其他大学及高校之外社会的价值沦丧又会是何等模样!长此以往,这个社会还会好吗?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有如失去灵魂的生灵,有如行尸走肉,乱象丛生。”或许正是因为看到这些问题,中共十八大提出24字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被称为“自由堡垒”、“社会良心”、文明载体,影响和引领着社会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学更应该在对应的三个层面发挥自己的作用,需要有自己的“共同信仰”!

 

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大学灵魂

  一提起“大学”,我们容易想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一提起民国的“大学”,我们容易想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一想到“大师”,我们容易想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提到北大、清华,我们容易想到“五四”运动,想到“民主”、“科学”,想到“高考状元”、“工程师”、“出国”和“高官”;一提起国外的哈佛、剑桥,牛津、耶鲁呢?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诺贝尔”奖和各类世界级大师学者!那么假如一提到“成都大学”我们希望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屠火明书记在访谈中说我们“可以从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从大学的根基与未来中寻找到正确的理念和方法。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按办大学的开放的,包容的、前沿的,活跃的、律己的思维,来共同思考大学的未来。

  首先从“高等教育的历史”和“大学的根基”的来看。世界上现代意义的大学来自欧洲,而欧洲早期大学的产生始自宗教,是“用来关注人们灵魂”的社会精神生活圣地。所以,大学一开始就是“属灵”的。英文大学一词为“University”,是由“universe”这个词的拉丁文前身“universus”衍生而来。而“Universus”,是由表示“”的“Unus”和表示“沿着一个特定方向”的“Versus”构成。衍生词“universitas”指“一群个人的联合体,社团”。在中世纪指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联合体。“欧洲大学一直具有高度自治和自由的传统。”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提出了近代理性化大学理念,他说:“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性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德国“洪堡大学创建了现代大学制度,确立了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并把科研看作是大学的生活方式。”即把自由地探求未知和养成人们探求未知的习惯作为大学的生活方式。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两块基石!德国大学模式飘洋过海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精神相结合,使大学“成为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服务站’。” 胡锦涛又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第四大功能。

  再从“现实”和“未来”来看,一是前面谈了当前大学现实及“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我们再来简要谈谈成都市委市政府希望成大“成为成都的人文精神代表和文化地标”。何谓人文精神?不用做高深学术研究,百度百科就有简要答案: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所谓文化地标可不仅是指地标性建筑,也更多指向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这两种精神都需要成大人通过内在和外在表现展示出来。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社会大转型延续,30多年的“中国崛起”后“中国梦” 扬帆起航,“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和决心”(人民日报)使中国“改革再出发”。没有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的挺立潮头,北大或许不那么容易一下子让人联想到“民主”、“科学”与“爱国”的卓越“头衔”;没有美国庚子赔款的退还就没有以后的清华大学,没有培养出一大批在中国学术界闪亮的“学术明星”也就没有清华大学现在的卓越地位……成大在这种历史大势下又该何为?

  “历史”与“根基”,“现实”与“未来”启示我们,成都大学的“大学梦想”应该追求“有灵魂的卓越”,应该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潮流、中国高等教育的革命性调整和成都的全方位发展做好准备:要是大学,就应该既延续大学的传统“血脉”,又适应成都,乃至中国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要是大学,就应该是“社会精神生活圣地”,成为成都“社会的良心”和“文明的载体”。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需要仰望的人。”哪怕其他所有成都人都不仰望星空,我们这一群人也要在十陵仰望!要是大学,整个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是其品性。《共产党宣言》里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没有人的自由发展,何来“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独立灵魂?应该“把自由地探求未知和养成人们探求未知的习惯作为大学的生活方式”并辐射周边,以培养出有灵魂的卓越职业人才和创造出的社会智识“成为社会进步和成都发展的‘服务站’;要是大学,就应该既在激流勇进的变革大潮中做文化传承的“压舱石”,又是登高望远的“瞭望塔”!

 

              (文/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 黎方军  刊于《成都大学报》第313期   该栏目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