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刘敏如 杏林女杰的不老传说

18.03.2015  13:39

时间:2015年3月13日

来源:《健康报》07版

内容:

刘敏如:杏林女杰的不老传说

采写/本报记者  崔  芳  通讯员  赖玉萍

  作为两届60位国医大师中唯一的女性,她在继承传统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学的学说、理论多有创新,尤其是在中医妇科方面造诣颇深,一些研究填补了领域空白。

  从医60载,她致力临床,培育后学,潜心科研,处处透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干劲和气度。亲友、同道和学生感慨她“耄耋之年不减女汉子作风”,那是因为她有颗永远年轻的心——

  ■初涉医林有虎气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刘敏如,从不讳言自己的与众不同。她在众多同道中脱颖而出,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60位国医大师中唯一的女中医,没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可不行。

  刘敏如说,自己从小就没有“娇娇女”的习性。这与她的成长环境颇有关系。刘敏如1933年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爷爷是秀才,外公是拔贡,家中有着浓厚的尊师重教的氛围,这让她热爱学习、才思敏捷。另一方面,她的父亲、伯父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将领,作为将门之后,她身上虎气十足。回忆起儿时上学的经历,刘敏如坦言自己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虽然成绩好,但我绝不是循规蹈矩的学生。

  另类“好学生”刘敏如就这样一路上着当地最好的学校,大大咧咧地成长着。临近高中毕业时,华西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前身)招生打出“吃住全免”的旗号,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兴奋地报了名,顺利踏上了学医之路。

  “治病救人可不是小事,既然来学,就一定得学好。”青年刘敏如这样告诫自己。当时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产妇分娩大多靠产婆,破伤风、产后出血等情况频发。为了宣传新法接生,第一年假期,他们这些“嫩娃娃”就被老师带着下乡科普、培训带教新法接生。

  一次,刘敏如独自一人进村宣传,正好遇到一位羊水刚破的孕妇,情况紧急,搬救兵肯定来不及了。怎么办?她很快冷静下来,认真回忆老师的做法,试着独立为产妇接生。“完全没有经验,只好硬着头皮接生,剪脐带、包孩子、处理胎盘。”刘敏如回忆,“等丢掉胎盘后,突然想起来还没检查,又赶紧跑去把胎盘捡回来看。”这次“刺激”的经历,让她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当医生的滋味。为了做个真正的好医生,她从此下定决心要学好本领。

  在与农民的接触中,刘敏如发现中医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简便验廉的特点。何不掌握两种治病武器,中西医两手抓?1956年,她又考入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系。6年的学习结束后,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

  ■杏坛开掘出新意

  告别了学生时代,走上工作岗位后,刘敏如的一身虎气转变为锐意开拓的创新精神。据同事回忆,刚恢复高考不久,教育事业百废待兴,不少从牛棚里走出的教师还在战战兢兢,刘敏如已经开始为中医事业传承奔忙了。当时,中医人才青黄不接,这让刘敏如忧心忡忡,敢想敢干的她率先组织开办全国妇科高级师资培训班。尽管那时的刘敏如尚年轻,但她多年师从唐伯渊、王渭川、卓雨农等名医,而且中西结合出身,专业扎实,能镇得住场。

  在刘敏如从教后所带的第一届学生、她后来的同事谭万信看来,刘敏如学术观点鲜明,注重在基础理论上追本溯源,同时,她又反对将中医学固守在经验阶段上的“原始保守型”或“崇古型”的做法。在继承传统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刘敏如对中医学的学说、理论多有创新。例如,她率先提出的“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胞宫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以及“脑、肾、天癸、胞宫是月经产生与调节的主要环节”等重要理论,填补了中医学月经调节机理研究的空白。她还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中医“带下”产生理论,为临床带下疾病提供了有益的治疗思路。她提出的“脑-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主司生殖生理”理论,首次阐述了脑与肾的关系,丰富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理论,界定了胞宫为女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

  她还发现、梳理总结出了很多中医妇科新病种。上世纪80年代初,她首次提出并亲自主笔编写的“盆腔疼痛证”列入《中医妇科学》教材,10多年后,西医才出现“慢性盆腔疼痛症”病名。此外,慢性疲劳综合征、女阴白色病变证、盆腔瘀血证等均由她首次编入中医妇科高级参考书,并纳入《中医大辞典》。

  “老师不时告诫我们,在学术上要认真思考,注意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后不能‘沿袭旧说’或‘回避不谈’,应在系统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溯源、去伪存真,进行拓展、提炼、升华,形成新的假说、推理、论点,然后通过临床或研究进行论证。”谭万信说。

  现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医师的张庆文,是刘敏如带的第一位博士生,在她看来,老师的创新精神还表现在思维深邃,看事物有新视角、大格局。“我刚读博时,刘老师就时常谈到‘中医的科研本身就值得研究’。”张庆文解释,刘敏如认为中医的理论与西医的研究方法不完全契合,不能按照西医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今,这已成为中医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教书育人付真情

  最近,网络开始流行热词“任性”,刘敏如的学生笑言,老师也经常这样自嘲。教育起学生来,刘敏如各种“任性”的词汇常常信手拈来,够学生们凑本麻辣语录了。

  “有塔基,才能有塔尖。要有通功,才会有专攻。”这是刘敏如众多名言中令博士生姜向坤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导师认为,作为一名中医师,必须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和通科临床实践,才能谈得上专科攻坚”。

  让张庆文记忆尤深的是,“老师说得把我扔进学术的池子,教我游泳。”或许是大弟子格外受重视,刘敏如对她的教育方式相当麻辣。张庆文记得,自己刚一进师门就被老师震住了,“那天我们6个新入校的研究生正在办公室听老师介绍情况,刘老师风风火火地推门而入,穿着一件白色西装,烫着卷发,张口就问‘哪位是张庆文?开完会到教研室来一趟。’我一去,直接就给布置学习研究任务。

  到了假期,刘敏如也不会让学生们有所空闲,而是早早把弟子们聚起来布置新功课。“每年的假期,我们都有做不完的事:上图书馆,翻阅从古到今的妇科书籍、文献,查找、整理资料。”张庆文感慨,“这对我们学习妇科非常有帮助。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查明白原著,这让我们不但增长了新知识,也了解了在课堂所学内容的具体出处,加深了印象。

  “学术不是自娱自乐,不是唱卡拉OK。”谭万信记得老师指导研究生论文撰写时常说的这句话。刘敏如要求学生科研扎实,论文翔实,要让人看得懂、用得上。因此,每临论文开题,她都和研究生们一起反复研究、仔细推敲,确立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在开题过程中,她也总是细心听取所聘请专家的意见,择善而从,再修订完善研究计划。在学生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她重视培养学生资料整合、构筑框架,以及分析与逻辑思维的能力。修改学生论文时,她常常是逐段逐句地修改,有些甚至整段、整页地推倒重写。

  对研究生的培养,刘敏如以严、巧著称。她虽然性格率直,但讲究刚柔并济。每逢教学或科研实验耽误了餐饮时间,她都会把学生叫到自己家,有啥吃啥,咸淡随意。大家围成一桌,或坐或站,有说有笑。她不仅经常关心学生们的生活起居,甚至连学生的恋爰、结婚、生育、子女上学等问题都尽力帮助。

  对于这位“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慈母”,学生们也都总报以真诚的关心。每次和学生吃饭,学生担心她年事已高胆固醇高,都尽量不点肥肉,专门为她点一些清淡不油腻的菜。刘敏如却不服老,她告诉学生:“别把我当老太太处处照顾,你们吃啥我就吃啥。

  ■赴港执业拓新篇

  刘敏如几十年如一日忙碌于教书、临床、科研,直至退休仍壮心不已。中医越老越吃香,有医疗机构频频邀请古稀之年的刘敏如来坐诊。权衡之后,她做出了大胆的决定:2002年,她应邀到香港东华三院-香港大学中医药临床教研中心做顾问中医师,同时担任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学术顾问。“我觉得中医应该走出去,我应该能在内地和香港间的中医学术交流、中医药传播方面做点事。”她说。

  出发之前,刘敏如对香港的中医药群众基础是乐观的。粤港人给人的普遍印象就包括爱用中药材煲汤保养。但到了香港以后,她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香港的居民看病基本都是找西医,看中医的竟然只是为了“煲个汤”。“很多西医对中医有严重的排斥心理,有的甚至在病历单上写明了不要去找中医看。”刘敏如说,来就诊的患者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您看看我有什么问题?我就是来调理调理。

  最初的磨合、适应,对“直肠子”的刘敏如来说并不容易。刚开始出诊时,刘敏如诊断出患者有疾病需要中药治疗时,会遇到患者质疑的情况。“我直接就说,我是内地来的中医专家,不是江湖医生。要是不信我就别找我看了。”忆起当年的情景,刘敏如忍不住笑了,“患者倒是被我的义正词严给镇住了。我们的医生、工作人员却都吓坏了,说下次可不能这么说了,在香港这么说是犯错误的。

  不过这样的“犯错误”经历仅此一例,绝大多数时候,刘敏如对患者是耐心温柔的。有次一位患者痛经来就诊,看了几次不见好,就抱怨起刘敏如来。刘敏如也不恼,告诉她可能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需要有耐心。患者转而去了西医医院,问题没得到解决,最后还是拐回来找她。“这回她有耐心多了,过了一段时间就好了,还跟我成了好朋友。”刘敏如回忆,像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在她的悉心治疗下,越来越多的香港患者对中医从质疑转为信任,甚至还有患者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慕名而来。

  刘敏如说,在香港这些年,她充分体会到中医是全科型、综合性、个体化的医学,只要有自信、有能力,“粉丝”一定会越来越多。但中医要有底线,看不好的绝不故弄玄虚。“我不能解决的,一定据实以告,并推荐给能人。

  “把病人当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关心,患者会和你交心。”这是刘敏如多年行医的心得。这份心,患者显然感受到了。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小莉在出席刘教授80寿庆时说:“我全家老小有病都找刘教授诊治,我出差有病也打电话咨询刘教授,她一回答一解释一建议我就放心了,她是我们全家的健康保护神,更是我们尊敬的长辈……

  ■双肩不空且随性

  现在,已是耄耋老人的刘敏如仍精神抖擞,坚持在临床一线。她每周出3个半天门诊,带教两个半天。2011年,刘敏如联系学友李兴培、马有度教授,组织1956年在成都中医学院修习的首届同班学友,历时8年,编著了《中医之路——六十年见证》和《医道传承路》两部著作,就“中医战略思考”、“中医教育探索”、“川籍宗师及名家薪传”、“中医经典研究”、“基础理论今探”等进行了研究。

  精力旺盛的她,在工作和休息之间能够转换自如。“我要是想打盹了,就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去睡一会儿。要是有工作需要加班加点,我也会睡得晚些,完全随性。

  去年的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上,在人民大会堂安坐的刘敏如身穿棕黄色中式锦缎长外套,优雅而美丽。很少有人知道,她会像个女汉子似的,不但长年蜀港两地奔波,临床、科研两不误,还悉心照顾着宿疾缠身的家人,有条不紊地料理家务,并豪气放言“双肩不空,旦夕少暇,但苦得心甘,苦也有甜”。

  双肩不空的刘敏如坚韧地呵护着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状态。在香港时,每周她都要做些家乡菜,邀些同道好友来住处打打麻将、唱唱歌。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日子,她稍有闲暇就为他们画画、弹琴。

  “唱起了春之歌,那音乐是多么动人,你曾说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那首她的最爱、美国老电影《翠堤春晓》中的插曲,在刘敏如的家中一遍遍响起,抒发着她对生活、事业的无尽热情。(本版图片由刘敏如本人提供)

  ■刘敏如小传

  1933年生,四川成都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届国医大师,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学术顾问,澳门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近60年,擅长妇科疑难疾病治疗,在月经调节、生理带下、补肾调节乳汁分泌等中医机理方面创立新论,率先提出并发展了盆腔疼痛证、经断前后诸证、女阴白色病损、痛经病机及崩漏等中医妇科新病种。

  主持国家、部省及厅局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5部,申请专利4项。作为全国首届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1名。

  ■采访手记

  麻利率性的川妹子,热情亲和的美婆婆,刘敏如教授身上有一种多重混搭、毫无违和感的独特魅力。这种认识,是记者在不同场合多次采访过刘敏如教授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在一开始的接触中,她会优雅且略带羞涩地表示,自己很忐忑、不知道说什么,可是只需几分钟预热,她就把你当老朋友般,散发出川妹子的热情直爽气息。

  有一次,在关于她的座谈会上,她“指挥”参会的师友、领导、弟子发言,一到夸她的部分,就马上打断,搞得对方很尴尬。她承认,其实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不仅如此,她说,自己平时还“很注意努力培养我的女学生,希望给予女学生能与男性比肩的实力”。

  学生时代,她就有“我行我素”之风,敢跟男教师当面锣对面鼓地争论学术问题。工作后,到了“大场合”她也不收敛。在一次行业会议上,她尖锐地指出了一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有人提醒她太直接,好在领导很欣赏她的敢言,并鼓励她:“没关系,尽管说,我们多年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有时候,她的“权力欲”还很旺盛,啥都要管,一度除了医教研,回到家还要操持家务、照顾生病的爱人,甚至抚养年幼的外孙女等。裁衣服、织毛衣,她也是一把好手,“有次参加医疗队,下乡到很冷的地方,头天晚上才知道有个外科大夫没有棉衣,我连夜就给他裁了件棉衣。”说起此事,刘敏如很得意。那件毛衣同事一直留作纪念,在对方看来,那是刘老师温暖慈祥一面的体现。

  ■对    话

  中医药对外传播要有气度

  记    者:作为在香港有多年执业经验的国医大师,在您看来,与内地比较,香港中医事业发展如何?

  刘敏如:我刚到香港,最初的印象是那个地方的中药店还挺多,普通便利店也卖一些中成药,以为大家挺信中医的。后来发现并不是如此,感觉中医在香港更多被认为是一种传统保养方法而非治疗手段。工作了10多年后,我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那就是近年来中医药在香港越来越受欢迎,寻求中医服务的民众越来越多。 

  记    者:近年来一些内地中成药被香港指令召回,您如何评价香港的中药?

  刘敏如:对待这一问题,我们要客观地看待。退回内地的药并不表示排斥中药,相反,说明香港对中药、中成药重视程度高、监管严格。它的好处就是,在香港买中药质量好,不掺假,饮片也是如此。所以才会有很多内地游客到香港买中药。   

  记    者:香港是东西方文化汇聚之地,在这个“窗口”观察多年,您对中医药向外传播有何建议?

  刘敏如:要有气度。中医药毕竟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和医学,对外交流中有障碍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们要有耐心、有信心,不要过于患得患失。应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中医药对外传播作为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战略,并充分发挥港澳的“窗口”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在中医药医教研育等方面探索出成功经验和好模式,然后向外推广。

                                                    (编辑:王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