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14.01.2015  11:20

      (记者 桂涛 王健)儿童就是未来,对中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680个县更是如此。

  虽然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受贫困之苦。到2013年底,中国还有82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其中,弱势的儿童尤其深受贫困之痛。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儿童生存、发展和受保护的权利得到有力保障,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未解决。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儿童有4000万,这大约是德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当东部发达地区的孩子为“奥数”“肥胖”“网瘾”而烦恼时,贫困地区的孩子仍然将住上干净病房、用上电脑视为一种奢侈。

  更严峻的挑战是,因贫困而“输在起跑线上”的儿童,缺乏创造收入的机会和能力,难以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很容易造成一个家庭中贫困的代际传递,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几代人都难以摆脱的持续性贫困。他们所在的地区,也会因此深深陷入贫困的泥淖。

  关爱贫困地区困难家庭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获得良好的人生开端,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不仅直接关系千万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

  帮助贫困儿童就是助力国家未来的发展。事实证明,早期投入对于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意义,且国家对儿童早期的投入,可以节省成年后用于补偿教育、医疗保健、康复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费用。

  中国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质量关乎中国全面发展的质量,也关乎“中国梦”的质量。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儿童更应拥有免于贫困的权利。

  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发展也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之一。要切断贫困在中国的代际传递,就要加大对困难家庭的扶持力度,早期干预贫困儿童的成长。

  不久前,中国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以健康和教育为重点,对农村困难家庭儿童给予从出生起到义务教育结束的关怀和保障。这是中国国家层面针对儿童发展薄弱地区、薄弱环节给出的发展“路线图”。

  从新生儿出生健康、营养改善,到儿童医疗卫生保健、教育保障,再到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儿童的教育和关爱,《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和细致安排,让人看到中国减贫“从娃娃抓起”的决心。

  关键在落实。能否根据“路线图”的统一安排,加强整体规划与资源整合、确保落实经费投入和管理、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将最终决定中国能否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5年是中国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改革中,应该彻底消除政策性歧视给贫困地区儿童发展带来的障碍,健全和完善儿童发展的各项保障,真正坚持“儿童优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