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分队赴川东地区调研乡村文化建设纪行
暑期社会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开拓理论探索视野和服务地方政府社会经济建设为目的,2014年7月23日—7月27日,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书记李北东教授、副院长赵万江教授、吴书林副教授、辅导员张巧老师,带领来自五个学科点的7名硕士研究生,开展以“四川省巴中市乡村文化建设调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小组走进大山,深入基层,对当地的社会现状和乡村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
7月23日—24日,社会实践分队对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和通江县民胜镇的五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在香炉村了解到当地因地制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即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金银花,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使闲置的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在三皇村,当地干部和村民创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将分散的土地重新进行了整理和整合,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引进外资进行水蜜桃种植,签订了土地流转后6+3+1利润分配模式(投资公司占6成、农民占3成、集体提取1成用于公共服务)。水宁村和佛龛村则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对民居、道路和服务接待的软硬件设施都进行了科学规划及提升,特别是加大了对包括深厚宗教文化底蕴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使一个个高品质的休闲度假型村落已规模初具。在鹦鸽嘴村,实践团队与当地干部进行了一场气氛热烈的交流座谈,村干部给大家介绍了当地经济发展现状、未来目标、人口因素以及文化设施建设等情况,同学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流转、农民增收、文化建设等方面,李北东教授应会议之邀做了关于文化和乡村文化建设的发言,他指出乡村文化建设内容都十分广泛,不仅仅是文化站、图书馆的建设,“农业科技”的普及就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能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7月25日上午,实践分队来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庄严肃穆的“铁血丹心”纪念广场,群雕让我们肃然起敬,烈士墓碑上那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及事迹记述则让我们热泪盈眶。巴中市曾经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基础,这一点在我们本次调研的全过程中都有着深刻的感受。在这里,师生们共同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共同回顾了红四方面军的战斗历程;在这里,我们展开了革命老区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地研究,让历史告诉未来,让革命史激发我们的生活热情和创造精神。下午实践团队围绕两天来的工作情况展开了热烈讨论,及时总结了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并制定了随后的工作计划。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带队教师们进行了解答和认知引导,认为当前我们对于城镇化、工业化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和不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我们不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理解为将农民留在农村,城镇化的顺利进行需要工业化的支撑,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则更有赖于城镇化、工业化之间实现良性互动。
7月26日,我们对通江县兴隆乡紫荆村进行了调研,紫荆村以翰林文化闻名,清康熙年间号称“三李”(李蕃、李钟壁、李钟峨)的文化重臣皆出自此村。紫荆村虽然交通不便,农民生活清苦,但是村民皆深受翰林文化熏陶,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尤为重视,这让我们深感震撼。紫荆村文物古迹较多且皆超过百年历史,因此,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土的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优势与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当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为我们的实践调研和深入思考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本次调研活动通过走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深入基层向当地村干部了解情况,我们对巴中市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随后的深入研究准备了基础条件。当前,巴中市乡村文化建设主要集中于农业科技、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有机整合,但如何突出重点、保持恒久的吸引力和教化作用仍需要人们继续思考。本次调研让同学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看到了乡村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通过川陕革命根据地老区爱国主义文化的实际感受,大家更增强了对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