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办1分钟处置培训班提升反恐技战术水平

29.06.2014  20:45

  人民网北京6月29日电 北京市公安局“一分钟处置”培训班第一期日前正式开班。据悉,针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反恐怖斗争形势,为提高“一分钟处置”岗位一线民警的反恐技战术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有效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北京市公安局深入总结固化前期工作经验,根据 “一分钟处置”工作要求,决定对“一分钟处置”岗位的民警进行实名制全封闭轮训。

  前期,北京市公安局科学谋划,对全市重点部位进行了细致梳理,确定了王府井、西单、北京站等14处重点部位,按照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在一分钟以内进行处置的标准,“距离精确到米、时间精确到秒”部署武装警力进行定点看护。“一分钟”处置工作机制,将武装民警全部放置在明显的点位上,能够在最大限度、最短时间对突发的恐怖、暴力等案事件采取处置措施,将各方面的损失降到最低。

  此次培训结合当前国内暴恐案件的特点,重点围绕民警对武器、警械具的操控能力,单兵队组快速处置的技战术水平,民警自我防护能力等方面内容,开展系统的深化培训,固化“一分钟”处置警力,切实实现“一分钟”处置警力的专业化建设。实行岗位民警实名制轮训,旨在确保“一分钟处置”岗位民警全员参训,不留死角,切实提高一线实战水平。

  据介绍,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分“枪支的使用、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的处置、暴恐事件的处置和‘一分钟处置’相关理论学习”四个方面。4项培训考核内容,必须全部合格以上才可颁发结业合格证书,未达到合格的民警进行复训。

  培训中的枪支主要分为手枪和防暴枪两种,完全从实战出发,民警着平时执勤的服装,戴防弹衣和头盔。手枪:以“立姿无依托并持盾牌”的方式进行训练,考核中设置三个不同距离的目标,共6发子弹,每个射击目标两发子弹,民警需持盾牌在7 -10 米 的距离追击、后退、躲闪对多目标射击,30秒内命中5发才可及格过关。防暴枪:开始前,民警在 50 米 外待命准备,听到“开始”的口令后,迅速组装枪支,并将5发子弹快速装入弹夹,持枪快速奔跑至距离目标近 7 米 的位置后快速上膛并对首要目标进行射击2发。随后,侧后移动至距离目标 10 米 左右的位置,快速上膛对2号目标进行射击1发,横移 3 米 后快速上膛对3号目标进行射击2发,90秒内5发全部命中才可及格过关。

  个人极端暴力行为综合战术考核中,警方接报在某生活广场发生一起1名嫌疑人持棍追打他人警情,民警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经过现场谈判、战术配合等,迅速制服嫌疑人,妥善处置善后工作,将危害降到最低。

  在处置暴恐事件战术培训考核中,设置“暴恐分子追砍群众”的场景,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对正在行凶的暴恐分子警告无效后,果断将其击毙。

  “一分钟处置”理论知识考核中,主要考核枪支使用规范、警用手枪和防暴枪基础理论、枪支安全守则等内容。旨在提高民警安全使用枪支的意识,确保在实战中的用枪安全。

  北京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警方将进一步固化总结前期反恐防恐经验机制,加大专业处置民警的实战培训力度,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以零容忍态度和坚决果断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暴恐分子,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介绍,此次培训班共分7期,每期5天,每期40人。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