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讲求实效——省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报告等侧记
26.07.2016 16:07
本文来源: 人大网
增收路子“多起来”
“当前增收是扶贫的核心,怎么拓宽贫困人口增收门路?”陈延荣委员认为,一靠发展,二靠改革,三靠制度。要培育好产业,有产业做支撑,扶贫才能巩固。同时,按照中央的要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因此要把市场化改革推向深入。在农村还要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农村贫困户中大多数都有慢性病,但没条件住院、住不起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以要考虑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 谈到扶贫产业,柏凡委员指出要重视其“高度同质化”问题。“大家如果干的都差不多,不是种干果,就是种水果,或者是养鸡,都上市之后,有这么大的市场容纳得了么?这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能在市场上发挥竞争作用的产业组织还不太多”,刘会英委员补充提到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及培育,“很多贫困村都非常注重产业的发展,但是产业发展完以后,特别是在一个村或者一个合作社领域内,它的组织化的培育,以及分工和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会决定未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个问题需要关注。” “脱贫的关键要靠产业的发展、培育,特别是注重各种产业规划的衔接和落实。” 何大清委员提出,产业发展规划多,既有统规又有专规,目前就存在一个如何做到规划完善、规划衔接、规划因人因户施策的问题。
打通 “最后一公里”
“农村扶贫,难度比较大的还是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 来自雅安的李伊林委员说,产业便道、通村公路、林区道路等“最后一公里”的短板问题不解决,增收会打很大的折扣。“举个例子,我们那儿竹子资源比较多,林区道路不修进去,竹子是运输不下来的,即便运下来,除去人工费就没赢利了。再比如水果,汉源县把林区环线一打通,车能够开到果园里去,直接在里面收果子,效益就立竿见影。” “看到了‘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但解决起来还缺少活力、缺乏共识。”李伊林委员提到,从贫困村和周边村情况来看,无论是规划,还是实际项目资金等都不容易足额到位。 打通“最后一公里”,还体现在最终让贫困群众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上。“精准扶贫既要求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也要求精准到项目、到产业、到市场,达到目前收益和长期收益风险可控。”李伊林举例说,比如种植猕猴桃,全省猕猴桃种植有多大面积,下一步市场容量多大,目前的加工能力怎样,各方面都要进行精准分析,以宏观大数据指导农民的产业项目。 “精神脱贫”不能少
“精神脱贫”也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扶贫对象的素质要从三个方面来提高。” 陆振华委员说,一是扶志,志就是志气,“人穷志短”,因此要从强信心方面来进行帮扶;二是扶智,让贫困群众学习科学技术,加强对其基本技能的培训,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益。三是扶制,帮助建立制度,规范生活、生产、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解决长效的问题。“通过帮扶激发其努力奋进,增强靠自身、靠自力更生来解决贫困问题的意识,有感恩的意识。” 何延政委员建议,加强对扶贫地区乡土社会管理方面的研究。“目前扶贫工作对农村的产业、交通、经济、教育、文化这些看得见的东西非常重视,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对整个乡土中国的文化心理和整个乡土社会结构的重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在一说到扶贫或新农村建设,往往是我们城里人想象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状态,觉得农村人也应该像城里人一样生活,才代表文明。事实上,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过渡到今天是有它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的。” 乡土社会如今面临着现代社会的解构,一些村社管理也比较薄弱,处于自治、原始的自然状态,“所以乡土社会的解构对于我们下一步在微观层面,怎样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心理分析、乡土社会结构分析和文化观念转变要提前思考。”他认为,否则贫困群众即使物质上脱贫了,但精神层面实际没有脱贫,甚至没有提高。
统筹推进促发展 “农村扶贫要加强统筹推进,一方面加强政策、资金、产业、项目的统筹,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平衡协调发展,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陆振华、何大清委员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特别是相关部门政策的衔接。例如怎样将低保、社保、医保、异地搬迁还有产业发展方面的有关政策科学衔接起来,确保资金的科学使用、分配、平衡,做到既实现贫困户的脱贫,又实现整个新农村的和谐发展。 李清禾委员建议,各地和相关部门要以我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为基础,加快制定配套的相关政策、相关规定,如财税支持、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生态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把各种力量、各类资源汇集到扶贫开发工作中。 李伊林委员则建议,省、市层面都要加大对整个大数据的应用,对一些区域的产业定位加强指导和研究。“既要研究行政上的帮扶、发动,同时也要研究市场规律,用政策、资金、项目去引导,研究市场,研究融合发展。” 附件:
本文来源: 人大网
26.07.2016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