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携手开辟“绿色通道”出生5天藏族女婴重获新生

06.01.2015  21:14
        1月5日中午1点,历时3个小时手术后,出生仅5天的西藏女婴丹增宗吉被推出了我院手术室。这个从一出生就与死神赛跑的先天性食道闭锁女婴,在川藏两地共建的生命“绿色通道”中重获新生。
        2015年新年的第一天,36岁的藏族妇女德吉在西藏拉萨阜康妇产儿童医院生下了女儿小丹增,却不幸查出孩子患先天性食道闭锁,医生说“如果3-5天内不能进行手术的话,孩子将有生命危险。
        因为当地没有手术条件,为了争取宝贵时间,医院负责人辗转联系到我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刘文英。然而,按照民航规定,出生未满14天的婴儿不能登机,小丹增两次登机被拒。
        在另一边的成都,我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刘文英已为迎接小丹增做好了准备:开辟绿色通道,腾出监护床位,安排术前事宜。当得知孩子不能登机、家属准备放弃之际,刘文英决定组织专家团队到高原进行手术。
        与此同时,针对小丹增的特殊情况,中国国航西藏分公司决定开辟“绿色通道”。1月4日下午1点,小丹增在“临时妈妈”姜子珍的陪同下顺利抵达成都,被救护车立即送入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小丹增除了患有先天性食道闭锁,心脏和肛门也有问题。由于刚出生5天,器官稚嫩、脆弱,加之小丹增肺部有感染、心脏也有问题,手术风险极高。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刘文英主任召集儿科、小儿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麻醉科进行了术前讨论,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麻醉科、手术室也安排了技术骨干配合手术。1月5日下午1时,在各科室的通力协作下,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目前,小丹增正在新生儿监护病房进行康复治疗。刘文英表示,先天性食道闭锁症在手术前后都有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危险,而对新生儿来说,任何肺上的感染都是致命的,所以术后的康复非常重要。
        “只要能把她救活,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小丹增母亲的雇主、“临时妈妈”姜子珍说,“我会一直在成都陪伴孩子治疗,等孩子治愈后一起回拉萨。
        我院宣传部组织中新社、新华社、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晚报、成都日报、天府早报、四川卫视、SCTV-4、成都电视台等各大媒体进行了报道,凤凰网、人民网、中国台湾网、环球网等近20家门户网站进行了转载。
        新闻链接:[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