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出台改革举措推进司法公正公开

11.12.2013  10:10

省检察院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

除三种情形 案件信息均需公开

记者从12月10日省检察院召开的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作为全国5个试点院之一,省检察院出台系列深化检务公开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其中要求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信息都要公开,旨在强化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社会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

门户网站上线 设网上接待厅

12月9日,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门户网站( http://www.sc.jcy.gov.cn/ )正式上线,这是省检察院首次开办门户网站。

记者打开网站看到,网站首页设置了“检务公开、新闻中心、大案要案、检察业务、队伍建设、网上接待厅、专项活动”多个栏目。

检察业务”栏目公布了办案流程、典型案例、法律法规、工作动态等,方便群众了解与检察院有关的职能、办事规则和相关法律知识。“网上接待厅”下设在线举报、网上申诉、检察长信箱、律师预约会见等频道,网民只需在网上填写登记表格,便能表达意见、建议和诉求。“‘网上接待厅’旨在打通群众与检察院的网络沟通渠道。”省检察院副检察长朱晚林介绍,除安排专人与网民互动外,省检察院还建有网站和手机互通的移动终端,网站收到群众来信后会自动发送提醒到手机,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回复。对网上实名举报的,检察院将件件回复。

下一步,省检察院将逐步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完善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公开平台建设。

结案文书网上“”大案进展实时“

省检察院此次试点工作遵循“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基本要求,克服目前公开制度化不够、内容不多、手段单一等问题。

打破原有的公开内容以静态为主的格局,省检察院将公开延伸到动态的执法办案过程,要求凡不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信息,都要公开。今后,群众可通过省检察院门户网站查看判决已生效案件的起诉书,不立案、不起诉、撤案决定书,危害民生、民利的典型案例,职务犯罪案件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处理结果,实名举报检察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处理结果等。“除终结性的法律文书外,对省内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我们还将实时公开办案进展。”朱晚林说。

为突出重点,针对个案办理过程中生成的诉讼文书、鉴定材料、办案程序性信息等,检察院将不主动公开,当事人及其家属、代理律师等,可向检察院申请公开,检察院必将回复。(四川日报记者 任鸿)

省法院推进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建设

全省法院裁判文书 将依法及时上网公开

本月起,在成都中院试点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审判流程信息多种平台全面公开,全省三级法院裁判文书依法及时公开上网……12月10日记者从省法院获悉,省法院将采取系列措施,深入推进审判工作机制改革,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司法公正的困难和障碍,坚决维护司法公正。

最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并于12月正式全面启动为期两年的试点。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核心是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即解决法院审判工作“去行政化”问题,真正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做到“权责利统一”。

省法院院长王海萍认为,当前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省法院将抓住中央推进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有利时机,深入推进审判工作机制改革,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试点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成都中院,省法院将加强调研指导,帮助解决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改革的目标要求,确保审判工作更加公正高效。

司法公开是维护司法公正的有效途径。去年以来,全省法院实施了“阳光司法工程”,促进了公正司法水平的提升。在此基础上,省法院将推进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全面深化司法公开,努力实现阳光司法。目前,在全省大多数法院,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服务中心或者网络、手机等渠道,查询自己诉讼案件的办理流程情况。下一步,全省法院将依托网上办案系统,建立与司法公开平台的有效对接机制,为当事人提供案件办理实时进度节点信息,全省三级法院裁判文书将依法及时公开上网,将审判过程和结果全面公开,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使法院司法审判更加公正高效。

实现司法公正,关键取决于司法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明年全省法院教育培训将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新目标,重点提升一线法官职业素养、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司法能力。包括:以民诉法、新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和民事审判实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为主要内容,对全省基层法院850余名人民法庭庭长或主持工作的副庭长进行集中轮训;开展“藏汉双语”法官培训;2014年实现全省中基层法院新任副院长、领导班子成员轮训一遍,2016年实现对高级法院中层领导班子、中基层法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轮训一遍的目标等。(四川日报记者 刘春华)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