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开启黎明新生活

09.10.2014  10:38

□记者  游飞
        从芦山县飞仙关镇凤凰村,沿351国道线往芦山县城方向行8公里,就是芦阳镇黎明村。“4·20”地震后,这8公里国道两端,成为前往芦山县探访灾后重建进程的人们停留最多的点位。因为,路两端的凤凰新村和黎明新村,是芦山县灾后恢复重建最早开工项目,也是芦山县最早入住的农村居民集中安置小区。
        9月28日,凤凰新村居民宋正群忙着收获自家门前的青豆。她身后,是别墅式独栋小楼,有240平方米,是宋正群家震后新居。和宋正群一起搬进这些新居的,还有100多户凤凰村的村民。经过灾后重建,如今这里小楼林立,宽整洁净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户户门口。“这套房花了25万元。”宋正群说,一部分靠贷款,再过一年就能还完。
        震后,芦山县灾后重建需要大量务工人员。宋正群的丈夫和乡亲们一样,在家门口务工,有固定收入。从临时板房到临时安置房,宋正群一直坚持开农家乐。今年7月,她又办起凤凰新村第一家农家乐,还开了茶坊。“地震后,很多爱心人士关心我们,一些游客专门到芦山旅游,带来不少生意。”宋正群说。
        灾后重建中,凤凰新村发展葡萄、茶叶等产业。宋正群和丈夫计划用这些产业规划,开茶叶加工厂,就近收购加工当地产的茶叶。如今,占地3亩多的加工厂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明年春天,加工厂将投入使用。”宋正群说。
        在黎明新村,同样是一栋别院小楼。在灾后重建规划中,黎明新村依托当地深厚的根雕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办特色农家乐、乡村酒店,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为游客提供农业观光、农耕体验和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配套服务。为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一些公益团体组织20多名村民免费到成都等地的农家乐和旅游景点“取经”。“我家新房有254平方米,除开超市外,计划和其他乡亲们一起,把多余空间利用起来,统一打造成乡村酒店。”“取经”归来的黎明新村居民任学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