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凤凰村的青壮年:归来又离去

15.02.2016  09:49

杨兴兵和儿子在新买的汽车前合影。春节过后,他们还将去西藏那曲,带着30多名村民一起去承接工程。

  川L、渝C、新F……2月2日,看着外地牌照的汽车一辆辆沿村道驶来,54岁的绵阳市涪城区吴家镇凤凰村村主任王传礼,心中悄然生出几分暖意——一年一度的春节,仿佛一根看不见的细线,牵引着散落全国各地的游子,让大家跨越漫漫长路,执着地返回家乡。

  凤凰村,位于绵阳市涪城区西南,因紧邻凤凰山而得名。可山清水秀,却没能留住 “凤凰”——因为人多地少,全村2234人中,有1000多人常年在外,而且绝大多数是青壮年。

  临近春节,凤凰村终于迎来一年一次的“大团圆”。随着返乡喜悦“退潮”,更多的复杂情绪露出端倪——情感上的疏远、选择上的纠结和对前途的憧憬,让这次返乡之旅变得更耐人寻味。

  A

  年轻人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疏离感,是在回家的第三天悄悄涌上曹军心头的。

  这天早上,他提起一桶猪食,走进自家的猪舍。而平时这个时候,他正在桂林理工大学图书馆,安静地研读土木工程的专业书籍——有一刹那,场景的切换,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其实,在1月23日,通往家乡的2天1夜火车行程中,他一直兴奋不已——在成都转车时下起了小雪,他不忘在QQ日志上分享“冻成狗”的状态,并饶有兴趣地与大学同学互动。但3天后,身在家中的他拿起手机,却不知道该发什么状态好,只在别人的QQ空间里又逛了一圈。

  这种切换,更体现在“朋友圈”上——同村的同龄人,不少已经开始在酒店、工厂上班,还没到休假的时候;而早早约好的初中同学聚会,也因为人不齐而一推再推。“见面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曹军反而感到有些轻松。

  凤凰村共有200多名90后,其中40人考上了大学,更多的人则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在不同的成长轨迹中渐行渐远,让他们黏在一起的,仅剩下“同乡”这份淡薄情谊。

  年轻人的疏远,并不是偶然。2月3日,恰逢吴家镇赶场,凤凰专线公交车驾驶员夏辉,像往常一样穿行全村10个社,将村民送往“场上”。他发现,虽然是过年,乘客还是留守老人这些老面孔。

  吴家镇上的情形也没什么两样:200米长的大街两旁摆满了摊位,但顾客中依然鲜见中青年的身影。“和往常差不多,生意没啥起色。”一个糖果摊老板娘沙哑地说。

  返乡的青壮年们,他们在哪里?

  2月1日下午,吃过午饭,23岁的郑杨开着新买的黑色轿车驶出村子,加入到进城的车队中。而他之后的另外两辆汽车,则一前一后驶向了隔壁的杨家镇。

  2013年以来,凤凰村的交通情况越来越好——进城只需10分钟,户户都通水泥路,就连上坟的土路也硬化了,这让来祭祖的外地媳妇非常满意。村里机动车保有量也水涨船高——900户人家有220辆汽车。

  但通畅的交通,并没有拉近村人之间的距离。“有车了,年轻人要进城玩,中年人去周边走亲访友,邻居聚一下反而变得稀罕。”说这话的郑全国自己,就是从新疆伊犁开车回来——他和两个姊妹,一路开了3800公里,“这样下来,伊犁到绵阳,说远也不远,同一个村里,说近也不近。

  B

  赚钱vs守家 选择总是两难

  2015年11月底,凤凰村的大学生村官宋军开办了“吴所不有”电子商务平台,想帮村民解决进城售卖农产品的辛苦。可春节前一笔总价1万元的大订单,却让他为难,“客户想要40只土鸡,但2个月来,镇上土鸡已被我卖光了。

  在以留守老人为主的凤凰村,种养规模普遍较小。宋军的签约“资源户”里,多数不足50只鸡,超过200只的大户只有两家。能不能趁青壮年返乡,吸引几户留下来搞生态种养?可游子们的选择惊人地统一:“不!

  在凤凰村村民看来,从建筑工做到包工头,才是赚钱的正途。通过老乡带老乡,如今村里外出的大部分60后、70后村民都从事这一行业。年复一年,他们追逐着工程项目辗转全国,很少有人愿意返乡。

  有所变化的,只是目的地。2015年底,从西藏那曲回来的杨兴兵,将60万现金发到15名村民手里后,引起了全村轰动。近年来,因为经济转型,沿海地区建筑生意热度不再,“项目不断且工资更高”的西藏一下子成了“热门”。杨兴兵回村不到1个月,已有30多人和他打过招呼,打算跟他去那曲。

  能与金钱诱惑相抗衡的,似乎只有子女的教育。41岁的杨海琼是村里最后外出务工的——一直等到2015年女儿考上大学后,她才和丈夫去乌鲁木齐投奔老乡,分别做起了家政和建筑工人,九个月下来已经收入了5万元——此前,为了留在家里陪女儿读书,他们两口子只能务农和打零工,一年赚不到3万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她外出务工的原因,也是想趁着还干得动,为女儿多攒点钱,“最好把她供到读完研究生。

  中年人、年轻人都在远离农业,宋军只好寄希望于自建基地,“做出一些成绩来,可能大家就会加入进来。毕竟和务工相比,电子商务还是新事物。

  C

  腾飞机遇来了怎么抓?

  1月29日上午,刚刚交完胆囊切除的手术费,在接了一个电话后,47岁的唐坤决定推迟手术——他要返回老家,参加2月1日的吴家镇首届镇商恳谈会。

  在外地打拼了20多年,唐坤已经在江油拥有一家年销售额1亿多元的工厂,但接到这样的邀请还是头一回。

  在唐坤眼里,吴家镇地理条件非常优越,此前的制约在于没有整体规划。“就好比跑步没有目标一样,到底要发展啥、怎么发展,搞不清楚这些,谁都不敢投钱。

  恳谈会上,吴家镇领导悉数到场,向87位受邀企业家亮出了这样一个“目标”:依托凤凰山森林公园,打造7000亩的康体养老产业园,包括风情古街、特色生态养生产品展销馆等。

  唐坤颇有几分动心,虽然全家都搬离了凤凰村,但他每年还要回来三四次,“投钱给哪里都是投,既能赚钱又能带动家乡发展,显然好上加好。

  同样受邀参会的杨兴兵,更多的感受则是紧迫感。2008年以后,他在四川参与的建筑工程每年都有10多个,但2012年以后,每年只有两三个,无奈之下他远走西藏那曲,才打开局面。“说明靠基础设施建设驱动的模式,四川已告一段落了。”错过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杨兴兵不想错过下一个,为此,他计划2016年带30多人到那曲,再多接几个工程。“多积累点资金,才能更好地参与家乡投资。

  但大部分村民更关注新一年去哪里赚钱。王兴荣家是不多的例外。此前,他已经花了30万元对自家的三层小楼进行装修,2月3日,他又和女婿杨成龙带着工人开始往家里运家具——在外经商的女儿女婿商量着,要回家办一个“度假接待点”。“预计春节后就可以开始入住了。

  几公里外,杨海琼已经骑上电动车,准备回家给女儿做饭。对她来说,康体养老产业园太遥远了,她更关注的是,正月十五过后,就要和女儿再度分离。这份淡淡的忧伤混杂在节日的喜乐当中,随着时间节点的临近而不断加剧。

  再有一两周时间,外地牌照的汽车将陆续从村里消失。接下来的一年里,凤凰村将迎来新的变化,而见证这一切的,似乎仍将是那些老面孔。(张伟 陈正 记者 祖明远)

责任编辑:汪昕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