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减灾信息标识征意见 图样看得市民一头雾水

02.03.2015  13:10

  河面上竖着排污管道,左侧的鱼儿在河中经排污管道游过,到了右边成了一根鱼骨。这图画不是公益漫画,而是竖在社区、村镇的防灾标识。但图样这么复杂的标识,究竟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呢?昨日,市民汤先生就一头雾水,这一标识立起在天府二街附近的公园旁,他途经时看到,辨不出其中指示。其实,这一标识代表应急排污系统。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了解到,近日,市民政局与市质监局联合,在全国率先将社区综合减灾建设标准纳入地方标准立项,该标准就包括了建立规范的减灾公共信息标识。目前,《社区(村)综合减灾公共信息标识建设规范》正在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公示,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该“应急排污系统”标识,就是其中标识之一。不过,待这些标识征求意见结束进入社区后,图标旁会配文字,以发挥明确指示作用。

  若不配以文字,不少标识的设计,着实难以一目了然。

  例如,一个圆圈中一个醒目的“”字。这是“应急水井”标识,代表了应急情况下启用的水井。

  一个帐篷内,戴帽子的人手持喇叭做广播。这是“应急指挥”标识,表示应急避难场所中,用于应急指挥的场所,如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所。

  灯罩下的灯泡发着强光,这是“应急供电”标识,表示应急情况下供电、照明的设施。

  水龙头下,放置一个小水杯,这是“应急供水”标识,代表应急避难场所内提供饮用水的地点。

  小货车抬起后仓,倾倒垃圾,则是“应急垃圾储运”标识,代表应急避难场所内垃圾储运。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