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畜牧脱贫” 将建四川最大草食畜生产基地

01.03.2016  16:03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何勤华) 3月1日,记者从凉山州农牧局获悉,凉山州加快草食畜发展实施方案近日出台,方案鼓励高山和二半山区的贫困户通过养殖业脱贫。

“在凉山彝区的高山和二半山区,肉牛、肉羊养殖是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凉山州农牧局畜牧产业发展科科长陈良告诉记者,加快草食畜发展,可以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

结合实际,凉山州提出,适宜发展养殖业的建卡贫困户要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在肉牛养殖方面,每户贫困户饲养能繁母牛1-3头,力争年出栏1-2头,全州主推肉牛品种为西门塔尔肉牛。肉羊养殖方面,每户贫困户饲养能繁母羊5-10只,力争年出栏肉羊5-8只,美姑、布拖、金阳等县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主推美姑黑山羊、凉山半细毛羊及其杂交改良羊,二半山区发展建昌黑山羊。

针对精准扶贫建卡户,每户种植人工牧草1-3亩,在大小凉山彝区,开展以光叶紫花苕、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等优质牧草为主的人工草地建植,木里藏区开展以紫花苜蓿、白三叶等人工草地建设,安宁河流域开展以墨西哥饲用玉米等为主的人工草地建设。此外,加强农副秸秆利用,开展牧草青贮利用,确保草食畜饲草料供应。

方案提出,2016年州级草食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资金投向以1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主,资金主要用于圈舍建设、种畜购买、饲草料等补助环节。通过方案的实施,把凉山建设成为四川省最大的草食畜生产基地、重要的草畜产品加工物流集中区,到2020年,年出栏优质草食畜408万头(只),存栏优质草食畜769万头(只)以上,草食畜肉产量达11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