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深处开出全域旅游索玛花
2月的寒风吹过彝海的水面,激起碧波粼粼,四季如春的大凉山迎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而在距离彝海不到一公里的“结盟新寨”里,一场名为脱贫攻坚的大战正火热地进行。
彝海畔歃血为盟承载千秋大义,泸沽湖“女儿国”饱含摩梭风情……虽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也掩盖不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长时间以来“美丽与贫困同行”的矛盾现实。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几十年前,凉山实现了从奴隶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飞跃。今天的凉山,能否再一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重现“一步千年”的跨越发展?
在冕宁县彝海镇彝海村2组村民吉根说木看来,这样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春节快到了,要赶快去进一点货回来了。这里在搞旅游开发,以后来的客人会越来越多。”吉根说木一边整理自家小卖部的货架一边盘算。如果这句话是在两年前说出来,当地人多半会认为是天方夜谭。
彝海镇副镇长杨怀介绍“结盟新寨”的未来规划。新华网吴晓摄
2016年10月,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启动了对彝海村的定点帮扶。一年后,原址拆旧新建村子竣工,取名“结盟新寨”,以纪念1935年红军与彝族家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畔歃血为盟的那段历史。这个昔日被称为“海子包包”的小山村,如今也换了新模样:原本泥泞的小道,修起了通往田间地头的硬化路,幼儿园、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彝海村2组36户村民告别住了几十年的土坯房,搬进了红顶黄墙的独栋小楼里。吉根说木将自己的新居加以改造后做起了“小生意”,另一部分村民将新居变“客栈”,当起了房东。
据彝海镇副镇长杨怀介绍,村子依托彝海景区的开发和结盟新寨的建设规划,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租赁村民的新居,统一打造成具有彝家特色的乡村酒店,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给村民分红。此外,合作社还以每亩400元的租金流转了村民土地360亩,用于种植养殖,以配合旅游服务提前做好产业结构调整。杨怀信心满满地表示,接下来要在景区带动下,让附近群众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
不远处的斜坡上,伫立着几栋墙面斑驳的老旧土房,房屋曾经的主人已经搬进了一路之隔的结盟新寨里。新旧对比照映出的是百姓生活的巨变,一条窄窄的小道划开了村寨的过去与未来。
当吉根说木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游客潮准备物资时,距离彝海镇140公里的安哈镇长坂桥村,53岁的彝族阿妈李桂英正在赶制今年的第二条查尔瓦——这种冬天保暖、夏天遮雨的彝族传统服饰,在当地可以卖到800元一条。
李桂英的“职业织女”生涯始于4年前。此前由于长坂桥村就业机会少,李桂英举家前往新疆打工。2013年,因孩子异地上学困难,李桂英一家回到了村里。不过,促使她“归巢”的除了“孩子的前途”,还有安哈镇的好政策。
安哈镇是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镇,位于西昌市东南方向35公里处,是螺髻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安哈镇曾经长时间处于“酒香就怕巷子深”的尴尬中。2003年建镇时,安哈镇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近年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安哈镇走上了旅游发展之路。2016年安哈彝寨仙人洞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前来观光的游客与日俱增。游客的增多,让接待服务的需求随即增长。长坂桥村的彝家新寨按照统一设计进行了风貌打造,突出民族元素,以特色烧烤、彝家菜为主打的“彝家乐”也蓬勃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亮眼名片。
李桂英身着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新华网吴晓摄
李桂英靠着一双巧手,成功将民族传统技艺“变现”。现在,她通过编织售卖查尔瓦、为来到村里的客人提供休闲旅游服务,一年能收入两万多元。“不仅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还可以照顾家人,比以前好多了。”她说。
资料显示,2017年,安哈镇接待游客91万人次,旅游收入3600多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为7658元。通过旅游扶贫,无数的“李桂英”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双手,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织成现实。
旅游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凉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吉根说木和李桂英的“创业”只是凉山许多依托旅游资源获得发展红利的缩影。
据悉,“十三五”期间,凉山州委州政府全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全域旅游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到2020年,力争接待国内外游客5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旅游惠及全州50%以上贫困人口,直接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凉山州深耕全域旅游,走出了一条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实现精准扶贫的特色发展之路,全域旅游的索玛花正开放在大凉山深处、开进广大群众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