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本月将建成我省首套温泉地震监测网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徐登林)1月4日,凉山州昭觉县竹核乡大温泉村村民阿牛牛家接到来自凉山州防震减灾局科技科科长戴放的电话,后者称将到他所在的竹核温泉安装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系统。“来嘛,我在家,可以配合你们工作。”阿牛牛家决定第二天不出远门。
竹核温泉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系统是凉山州在8个县市安装的8个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系统之一。该系统安装完毕后,将意味着我省首套温泉地震监测网在凉山建成。
“凉山温泉地震监测网将实现省、州、县共享,为全省地震科研和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及时、准确、连续的观测数据支持。”省地震局监测处处长李贵先认为,温泉地震监测,凉山走在了各市州前面。
观测条件得天独厚
凉山州温泉观测资源省内独步。2011年,凉山州防震减灾局调查全州地下流体资源表明,全州除已经建设的多个温泉观测点外,共有77个自然泉,很大一部分适合地震前兆观测。
“自然温泉来自地球深部循环,带有深部地壳信息,异常信息很容易被观测到,从而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发挥积极作用。”戴放说。
凉山州地处我省地震多发区、强震活跃区。“特别是2008年以来,凉山州及周边中强地震频繁。”凉山州防震减灾局局长周仕伦说,利用温泉加强地震监测能力建设,凉山在全省率先进行了规划和设计。
温泉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系统相对于人工地下流体观测井,投资小,环境影响小,适合长期使用。戴放举例说,西昌市建设的人工地下流体观测井川—03井钻探800米深,总投资超过500万元,而且使用还有年限。
构造带监测全覆盖
2014年,凉山州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决定,由凉山州财政用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凉山温泉地震监测网。
“监测网由分布在各县市的8个温泉观测台站和安装在凉山州防震减灾局的1个前兆数字化处理中心构成。”戴放介绍。
“观测台站都安装中科光大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系统,其观测内容包括水位、水温和气压等。”戴放说,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前兆数字化处理中心,中心通过对数据的汇集、入库和分析,研判地下信息是否异常。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凉山温泉地震监测网台阵面积3万平方公里,台点密度为3个/万平方公里。“凉山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盐源弧形构造等地震活动构造带实现了全覆盖。”周仕伦说。
每分钟传输一次信息
2014年6月上旬以来,凉山州多个温泉水温和水位发生异常。凉山州防震减灾局监测显示,普格温泉平常水温为44.3摄氏度,异变为44.7摄氏度;会东鲁吉温泉水温由平常的49摄氏度上升为50.5摄氏度。后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越西发生5.0级地震。
“温泉水温、水位和气压的显著变化往往是地震活动的前兆。”戴放说,凉山8个温泉观测台站通过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系统实时采集地下流体信息,便于及时捕捉地下异常,从而进行地震短临预报。
“过去,凉山在一些主要温泉分布点安排人观测,但这些观测数据一般一天收集一次,一般要半个月才能作出15个点的趋势性判断,现在安装中科光大地下流体综合观测系统后,每分钟传输一次信息,一天可以绘出1440个点的曲线。”戴放说,这样,观测更及时、连续和准确。
据悉,凉山温泉地震监测网将在1月全部建设完毕,2月全面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