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有序有效推进安置点治理

16.04.2020  22:41

  “你好,这是你的居住证,请拿好。

  4月2日,在越西县城北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搬迁居民沙马拉里拿到了居住证。“有了居住证,娃娃上学、大人外出打工都方便了。

  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难题的根本。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来,凉山州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3万人,其中集中安置26.3万人。

  群众搬下山后,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安置点治理有序有效,凉山州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近日,喜德县甘哈觉莫集中安置点的群众在微田园里给蔬菜浇水。

  易地扶贫搬迁 集中安置群众

  走进越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北集中安置区,环绕的青山中是错落有致的新房,平坦宽阔的道路穿插其中,迎面走来的是笑脸盈盈的村民……

  这里是越西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5栋楼,60个单元,1440套住宅,17个乡镇38个村666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新家就在这里。室外有近1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小区内卫生室、文化室、警务室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一应俱全。

  “搬进新家生活好,我有工作,老伴带孙娃。”搬迁居民阿西拉哈说。

  2019年10月,阿西拉哈一家从土地贫瘠的书古乡巴足落村搬迁到安置点。孩子们读书方便了,阿西拉哈现在是小区管理人员,每月有800元收入。

  “以前孩子们上学得走1个多小时山路,搬家了他们能就近上学,受更好的教育。”沙马拉仲一家是从海拔2800米的竹阿觉镇洛木村搬迁下来的。2019年彝历新年前,洛木村一共有109户贫困户搬迁至这个小区居住。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破凉山边远落后、群众贫穷困苦瓶颈的战略之举。”凉山州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易地扶贫搬迁让生活在高山深谷中的数十万父老乡亲,从封闭落后的山村走进文明进步的社区。

  到今年底,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将累计达35.3万人。其中,规划集中安置点1509个、安置5.55万户26.3万人,800人以上的安置点21个、3000人以上的安置点8个。

  完善公共服务 健全治理体系

  4月3日下午,在凉山州喜德县甘哈觉莫集中安置点,一位村民随口往地上吐痰。路过的卫生组长、党员阿育体哈走上前,“咋能随地吐痰,你还以为是住在山上的老家么?”村民红着脸诚恳表示接受批评。

  从山上到城边,从破居到新居,建立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还需要一个过程。实际上,搬迁安置工作中规范设置机构、完善配套设施、稳定增收支撑等方面,仍是凉山目前努力的方向。

  “群众搬迁之初,我们就健全了党组织体系,选派了一名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越西县委书记袁洪说,社区还成立了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监督委员会等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网格员3名,居民小组长8名,楼栋长25名,形成齐抓共管的治理和后续发展格局。

  为确保搬迁群众顺利安居,喜德县整合资金,统筹推进集中安置点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公共资源配套,确保集中安置点各项公共服务。在甘哈觉莫和鲁基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两个医疗服务中心,实行公共卫生网格化服务,并落实配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甘哈觉莫集中安置点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开设就业、社保、物业管理、多元化调解、环境卫生整治等五类公共服务窗口,把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统一集中办理。

  今年初举行的凉山州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确保到今年6月底,安置群众全部搬迁入住;到2021年底,安置点各类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治理创新试验区基本建成。

  拓宽就业渠道 持续稳定增收

  工地全面复工以来,金阳县热水河乡体可洛村的三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忙得热火朝天,工人们每天加班加点,确保6月底前,让村民们顺利搬进新居。在安置点打工的村民毛科博,得知村里要修建新房,第一个报名加入建设队伍。看着自己的新房一天一天建起来,干活的积极性更高了。

  易地扶贫搬迁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房子有没有盖起来,贫困户有没有搬进去,更要看搬迁群众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

  为了让挪出“穷窝”的贫困户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越西县使用了易地扶贫搬迁结存资金,按人均5000元的标准,为城北集中安置区内住户入股到越西县大瑞镇凉山越西脱贫奔康优质苹果示范园,预计每户每年可收益1000元左右。

  城北集中安置区还依托小区卫生打扫、安保、物业等工作,安排近百人的公益性岗位。小区内农贸市场经营、扶贫车间运营等吸纳就业300人至500人。

  凉山州还在安置点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开展创业指导、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在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和扶贫基地,提供居家就业岗位;鼓励开办商店、餐饮、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彝绣、漆器等民族手工业;按照不低于人口比例1%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

  为稳定安置点群众就业创业渠道和稳定收入,盐源县在四个大型集中安置点落实土地240亩,建设生产用房600平方米,建立泊车服务、牲畜养殖等集体经济项目7个,去年实现收益59.4万元。组织搬迁群众参加技能培训220余人次,今年已组织156名群众到佛山三水区、泸州江阳区等地务工。(记者 何勤华)

责任编辑:李婷玉 分享阅读
不负春光 凉山深处农耕忙
  金阳县在乡村大力发展畜牧业基地,新华网四川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