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曾经一步跨千年 今朝跑步奔小康

23.10.2014  22:45

      津巴布韦烤烟访问团的专家在凉山了解烤烟种植和管理情况后,赞誉,“凉山的烟叶全世界最好的烟叶”     

        金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第十五届西博会凉山彝族自治州成就展示的大喜日子,凉山作为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明星州,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已连续四年保持了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第一。经济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呈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民族空前团结,社会繁荣稳定的可喜局面。

        一、凉山大山大水大资源,历史悠久、得天独厚

        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四川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幅员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木里县为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06.4万,其中彝族人口259.7万、占51.3%。州府西昌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举世闻名的航天城、月亮城。凉山自古以来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就在此设置郡县进行管理。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凉山境内行程达800多公里、历时31天,是行军路线及时间最长的地区,巧渡金沙江、会理会议等历史事件意义重大,“彝海结盟”更是红军长征途中十件大事之一,在中共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1950年凉山解放,1952年凉山彝族自治区正式成立。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凉山“一步跨千年”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79年原凉山州和西昌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

        凉山大山大水大资源,资源的优越性、多样性、独特性全国少有,特别是水能、矿产、农业、旅游、民族文化等优势尤为突出、潜力巨大。一是水能资源富甲天下。可开发量6387万千瓦,占全国的15%、全省的57%,国家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规划建设的14座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电站中,凉山境内有10座、总装机5700多万千瓦,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骨干电源点。二是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矿种103种,特大型、大型矿床30处,轻稀土氧化物保有储量278万吨、全国第二,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全省第一,其中铜、锡、钴、钼等占全省的80%,铜保有金属量136万吨、铅锌381.84万吨、铁15亿吨(钒钛磁铁矿12亿吨)。三是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我国同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和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天然绿色大棚”,是全国优质烟叶花卉及茧丝生产基地,四川省重要的优质农产品输出基地和三大林区、三大牧区之一。大凉山清甜香烤烟、桑蚕茧、马铃薯、苦荞麦、花卉以及大凉山雷波脐橙、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金阳青花椒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享誉全国。四是旅游资源绚丽多彩。位于“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160多个,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7个,4A级景区4个,邛海泸山、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泸沽湖、螺髻山等景区驰名中外。五是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有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彝族火把节”被遴选为2012年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今年11月,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终审)。彝族歌舞、服饰、饮食、毕摩等文化和泸沽湖摩梭文化、木里藏乡风情等交相辉映、异彩纷呈。

激情火把夜

        二、凉山经济社会大变迁,成就辉煌、亮点纷呈

        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以来,深受党的关怀和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亲切接见了凉山州第一任州长瓦扎木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赞誉“这里得天独厚”。江泽民同志视察凉山时亲笔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开发富集资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凉山而努力奋斗。”胡锦涛同志褒奖“凉山山清水秀,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民质朴,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好地方。

        建州62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善良、智慧勇敢的凉山人民先后夺取了民主改革、剿匪平叛、政权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一次次重大胜利,彻底推翻了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农奴制社会的剥削压迫,各族群众翻身当家作主,全州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人民生活水平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古老凉山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阔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征、凉山特点的民族地区跨越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壮丽史诗,千里凉山矗立起沧桑巨变、辉煌宏伟的巍巍丰碑。

        特别是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工业强州、生态立州、开放兴州,投资拉动、产业支撑,“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大力实施提速增量、提质增效“双提升”战略,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放大“西昌经济圈”的辐射作用,培育“两会”增长极,推动安宁河谷各县市“三先发展”,建设“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示范区,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提升“三江”开发的带动作用,支持民族聚居地区多点发展、重点突破、追赢赶超,建设“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的创新区,积极培育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推动凉山经济发展格局由安宁河谷“独立支撑”向安宁河谷、金沙江下游“两翼带动”、全域跨越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州上下立足大资源、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实施大开放、打造大品牌、促进大跨越,各项工作强力推进,经济总量迅猛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62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全州经济发展持续加快,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初步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0.44亿元,到1960年跨过亿元,1983年跨过10亿元,1996年跃上100亿台阶,2011年跃上1000亿台阶,达到1000.1亿元,2013年达到1214.4亿元,是1952年的2752倍,1978年的187倍。按可比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132.2倍,年均增长8.3%,特别是从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3.6%,“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5.5%,成为增长最快的时期和全省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25元,增加到1978年的213元,2013达到26556元。经济结构由1952年91.9∶7.0∶1.1提升到2013年的19.2∶52.9∶27.9,经济类型从一个纯农业社会跨入到工业化社会。全州经济总量在2009年跃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首位。2013年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150.3亿元,比1952年的447万元增长3361倍,年均增长14.2%,其中2000—2013年年均增长19.8%。人均财政总收入由1952年的不到2.5元提高到2968元。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334亿元,比1952年的243万元增长13744倍,年均增长16.9%,其中2000—2013年年均增长23.4%。人均财政支出由1952年的不到1.4元提高到6576元。财政的公共职能明显提升,2013年财政用于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保障与就业、节能环保等项目的支出就达152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5.7%。

        2010年跃居全省21个市州第7位。全州经济总量成功实现“千亿GDP”,跻身于全省经济总量第一方阵,标志着我州经济已跃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在全省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作为西部高地重要增长极的作用更加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居全省21个市州第七、第二位,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

        去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4.4亿元,增长10.2%;公共财政总收入实现150.3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0亿元,增长10%,实现了2008年以来连续六年保持全省第二位的好成绩;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975.5亿元,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7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59元,分别增长9.4%、14.6%。

        今年上半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92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居四川第六位,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1%和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00亿元,同比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高于全省9.6%平均数,增速全省第一位;公共财政总收入89.50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62.71亿元,同比增长8.2%,总量全省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40元,同比增长9.2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770元,同比增长14.00%,

        刘奇葆同志在任四川省委书记期间,曾12次深入凉山调研,评价凉山“大有成效、大有潜力、大有机遇、大有希望”。时任省长蒋巨峰多次深入我州调研,认为凉山“发展态势非常好、战略正确、目标宏伟、前景广阔”。今天的凉山,欣欣向荣、亮点纷呈,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在四川区域发展和全国民族地区发展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愈加凸显。

        (一)深入实施优势资源开发与保护战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全力推进资源科学开发、综合利用、链条延伸、就地转化,倾力构建千亿水电、千亿矿冶、五百亿绿色特色农业、百亿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全州在建水电站总装机超过3000万千瓦,总投资270亿元的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全省首座风力发电场竣工投产,云铜、江铜15万吨阳极铜项目达产,总装机超过2620万千瓦的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作全面展开,200万吨磷化工、15万吨阴极铜、20万吨铅锌等一大批拉动当前、支撑长远的重大项目加速推进,邛海万亩湿地、泸沽湖“摩梭人家园”等精品旅游项目先后启动。水电、钒钛、铜镍、磷化工、烟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壮大,工业经济勇挑大梁,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排序由“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工业主导、“两化”互动带动“三化”联动的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二)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坚持挖掘潜力与借助外力有机结合,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和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不断拓展开放合作领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持续迸发。与津巴布韦、荷兰分别开展烟草技术、花卉产业合作,成功引进优良烟叶、花卉品种进行小区试验示范,种植销售“世界最好的烟叶”、“世界最好的花卉”;与泰国正大集团签署现代农业合作协议;推动与新加坡经贸、旅游和城市规划建设合作;与成都市携手打造中心城市和民族地区的合作典范、资金技术密集区和自然资源富集区的合作典范,加速融入成都经济区;与攀枝花市共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与川滇黔10市地州加强交流合作,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与省质监局、招商引资局、科技厅等10多家省直部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优势互补、共赢发展;与省银监局及20多家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签署融资协议,凉山被中国农业银行确定为总行联系点,作为服务“三农”金融创新试点。“走出去、请进来”,资源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化推进招大引强工作,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凉山。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生态田园西昌和四川南向大通道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按照“生态田园、和谐亲水”的要求,加速推进邛海生态环境保护,一、二期湿地公园开园后游人如织,以工业、职教、物流“三大园区”为重点的“西昌新区”建设全面启动,西昌正朝着2015年建成50万人口以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推进“二次飞跃”。西昌经济圈和南、北、东、西城镇群“一圈四群”建设统筹推进,会理县成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昌、德昌、冕宁同城化和会理、会东、宁南一体化发展启动实施。

        始终坚持推进以交通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大项目为基础,加快建设进度,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彻底改变了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状况。初步建立了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不朽杰作—成昆铁路于1970年建成通车,随后又相继完成电气化改造和提速改造;雅攀、雅西高速公路全程通车,西昌青山机场扩建使用。2013年,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798公里,比1952年的408公里增长54.8倍,等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等级公路比重达到73.7%。

        如今,“五纵两横两环加航空水运”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全州公路通车里程2.2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6万公里。改扩建后的青山机场成为西南一流支线机场,雅西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昌至昭通高速、宜宾至攀枝花高速、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乐山至云南高速进入国家高速路公路网规划,成昆铁路燕岗—攀枝花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为期四年、预计总投资1565.4亿元的“交通大会战”全面启动,凉山正成为四川南向大通道和连接东盟“桥头堡”。大中型水利、大中型灌区、防洪体系和农村安全饮水等农田水利重大项目建设卓有成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石漠化综合治理恢复工作等深入实施,全州森林覆盖率达43%。

        (四)深入推进综合扶贫开发和以彝家新寨为重点的“百乡千村”新村工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将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行“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八大扶贫”工程,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从2010年开始,将每年新增一般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中的50%用于扶贫开发,健全完善州内“4+5”对口帮扶机制(西昌、德昌、会理、会东4县市分别对口帮扶昭觉、金阳、布拖、美姑、木里5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力量解决极度贫困和突出民生问题。在圆满完成14.1万户“三房”改造的基础上,从2011年开始,州县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4亿元的专项资金,集中实施彝家新寨为重点的“百乡千村”新村工程,围绕“新村、新居、新产业、新农民、新生活”,着力打造安宁河谷152个乡镇集中连片新村、1190个彝家新寨、47个藏区新村。到2013年底,累计整合投入各类资金184.99亿元,建成新村新寨1534个,惠及村民17.2万户、77.41万人。今年,四个省级新农村示范县建成新村172个、惠及33224户,安宁河谷地区六县市建成新村249个、惠及38386户,大凉山彝区10个县建成彝家新寨209个、惠及1.812万户,木里县建成藏区新村29个、惠及2636户。“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96.8万人,64.2万名城乡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百乡千村”新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要求各市州也要按照全域、全程、全面小康的要求,整体规划,建设了一批生产生活设施配套、优势特色产业连片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的明星村、样板村,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享受到好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68%。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当天,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扶贫一线”栏目对我州扶贫开发、“三房”改造、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彝家新寨建设等作了特别报道。2012年6月1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四川大凉山里的新寨生活》为题,专题报道我州彝家新寨建设。

        (五)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两基”攻坚通过国家督导验收,初中毕业生接受职业高中教育实现“应招尽招”, 以实施国家“两基”攻坚计划、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教育扶贫计划为抓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5%,“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2013年,全州各级各类学校1691所,在校学生79.99万人,专任教师3.79万人,比1952年分别增长1.8倍、11.5倍和21.0倍。

        (六)深入实施“品牌强州”战略,促进全州经济转型升级。牢固树立“以大品牌引领大发展”理念,将2010年确定为“品牌建设年”、2012年为“深化品牌建设年”,以做优“大凉山农产品”品牌、建设“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带动,做强“凉山制造”品牌,做大“精品旅游”品牌,做新“民俗文化”品牌,做靓“魅力城市”品牌,努力将凉山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成功创建“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四川省名牌”20个、“四川省著名商标”19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3个,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农产品200多种,8个县市获全国性特产之乡称号,“大凉山清甜香烤烟”搭乘神州八号飞船遨游太空开全球烟叶航天育种之先河,全州品牌农产品加快进入京、沪、渝、蓉等大中城市连锁超市和批发市场,外销率达70%以上、增值30%以上。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项、占全省120项的8.3%,省级名录87项、占全省460项的19%、全省第一。凉山歌舞团赴台湾、法国巴黎、荷兰鹿特丹、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取得圆满成功,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被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凉山知名度、美誉度明显提升。

        (七)深入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从2010年4月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以“板凳工程”为切入点,广泛开展送板凳、送餐桌、送床铺、送洗漱用品等活动,以“小板凳”推动“大工程”、促进“大转变”,引导群众主动移风易俗、摒弃陈规陋习,倡导和养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时任总理温家宝、副总理回良玉在凉山视察期间,亲自为彝区群众送上板凳及生活用品。时任省委书记刘奇葆赞誉“板凳虽小,意义很大”,认为“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是彝区生活方式的一次革命”。《人民日报》高度评价凉山“板凳工程”:“‘板凳意识’实际上就是‘群众意识’,工作当有‘板凳意识’。” 截止目前,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捐款累计已近亿万元、已向群众发放板凳171.1万根 (户均拥有三根板凳),桌子91825张、床41700张、棉被71348床、茶壶1500个、浴盆1094个、各类餐具68449套、各类生活用品84.7万件。新建“共青书屋”500个,配备价值1000万元的图书,实现全州寄宿制学校全覆盖;建成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45所,省级示范性乡村学校少年宫10所,州级自建乡村学校少年宫176所,在建72所;在乡村学校新建“共青浴室”30个。彝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州共成立婚丧嫁聚服务队、文明劝导队、家庭卫生检查队等群众组织7748支,评选农村“三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45.3万户,修改完善村规民约11779条,举办家风家训评议会383次,最美家庭故事会523次,评选“文明洁美”家庭60户,“最美家庭”38户,州级“孝女、孝媳、孝子、孝婿、好母亲”100名。4人荣获四川省第三届道德模范称号,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八)努力推动“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转变,创优凉山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坚持抓平安就是抓发展、抓平安就是抓民生、抓平安就是抓执政能力”理念,鲜明提出“把凉山建成全国最平安、最稳定、最和谐的民族地区”,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全面落实维稳第一责任,做到“发展不松劲,稳定不出事”。贯彻省委“一条主线、三个加强”的藏区工作总体思路,始终把木里藏区长治久安作为全州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寺庙规范化管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基层组织建设等重点工作,木里藏区连续多年成为“全省最稳定的藏区”,时任省委书记刘奇葆特别勉励“在藏传佛教‘和谐寺庙’创建中走在前面、做得更好。”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开展涉法涉诉、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和领导干部“大接访”、“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全州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6.8%。深入推进“平安凉山”建设,县市、乡镇、村(社区)均已建立综治工作中心、综治维稳中心和综治工作站,实施全国最大的戒毒康复基地凉山“绿色家园”项目,深入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保持严打整治的高压态势,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州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九)大力实施“钢班子铁队伍”工程,建强执政骨干力量。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重大政治责任,制定出台《关于实施“钢班子铁队伍”工程凝心聚力促跨越的意见》,鲜明提出“钢班子带铁队伍”、“州级领导要当全州干部的排头兵”、“一名领导一根标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突出核心在党委、关键在干部、重点在党员、基础在基层、支撑在人才“五大重点”,选好配强“一把手”,深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加大干部竞争性选拔力度,健全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考核体系,打造民族地区人才高地,大力营造“拼干部、比工作、赛作风、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强化加快推进凉山跨越发展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跨越”活动,从今年6月起集中三个月时间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大宣讲、大调研、大帮扶、大调解、大提升,10282名科级以上干部深入“挂、包、帮”联系点、联系村、联系户、企业厂矿、学校、农村和街道社区,宣讲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调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社会矛盾,筑牢基层堡垒。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以“分类提升大行动”为抓手,延伸“五个一”联系工作制度(每名州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1户企业、1个项目、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个贫困村、1户贫困户),拓展“挂、包、帮”活动,创新组建“苏施”党支部(“苏施”,彝语,意为“优秀青年人才”),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格局基本形成。今年全州在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全州由开展了“‘十万干部下基层 百万群众得实惠’走基层”活动。全州始终保持了党的纯洁性,严格执行了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和“四个一”述职述廉制度(州管干部一年一谈话、一年一巡视、一年一评风、一年一述职),统筹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各项工作,着力营造为政清简、为官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环境,全州上下“喊出一个声音,走出一个步调”,风清气正、人心思进、人心思干。

        三、凉山高点起跳大跨越,目标明确、前景广阔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

        凉山62年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福祉,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开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当前,凉山正处于全面开发开放、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凉山和木里藏区综合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期。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正式启动、省委省政府“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全面落实、“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加快建设等多重机遇,为凉山跨越式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央和省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自身发展潜能的持续释放,累积的发展势能的持续转化,必将推动全域凉山在科学发展、开放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上加速前行、再攀新高。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两手抓”、“双提升”,着力“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全域推进、重点突破,倾力构建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钒钛稀土综合利用基地、战略性优质烟叶花卉基地和四川旅游次中心,打造西部经济中心重要增长极,推动凉山民族资源文化大州向文化强州跨越,努力探索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跨越提升之路,努力走出民族地区改善民生、富民和谐之路,奋力实现凉山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设“三级跳”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

        第一级跳:在2011年实现千亿GDP的基础上,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完成“百千工程”,建成246个彝家新寨和藏区新村;

        第二级跳: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0%、其中安宁河谷地区45%,建成1237个彝家新寨和藏区新村,30%村民入住新村,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四个倍增”,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增加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元、1000亿元、200亿元,挺进全省经济总量“第一方阵”;

        第三级跳:到2020年,60%村民入住新村,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安宁河谷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达到成都经济区发展水平、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民族聚居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把凉山建成全国民族地区最平安、最稳定、最和谐的地区之一,争当全国民族地区科学发展“排头兵”。       

      作者:陈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