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教育的喜讯,如夏天的热浪,一波接一波。
8月,招生季节,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迎来了300多名来自攀枝花的学生,首次实现规模学生生源逆向输入;大凉山高考拿下了漂亮的成绩单,本科硬上省控线4354人,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6名,实现了北大、清华的零突破。“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凉山州委、州政府重视教育,不断加大投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全州教育事业均衡协调持续发展,推进教育强州进程,实现凉山教育跨越式发展密切相关。”凉山州教育局局长谢宁说。
据了解,去年凉山州教育投入达到70多亿元,在教学质量和职业教育等多方面结下累累硕果,到2015年,凉山州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50%以上。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毛入学率达到70%,普职比达到1:1,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7.5万人。扫除青壮年文盲。
展望未来,希望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2014年——2018年)、第二期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第二轮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凉山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4—2018年)、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规划5个内容纳入国家和省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内容。
教育投入每年递增 政策环境日渐变好
来自凉山州教育局的数据显示,凉山州教育投入连年递增,一路攀升。2011年至2013年,分别达到49.5213亿元、66.0375亿元、70.8406亿元。“2012年全州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是因为从国家到州级财政都加大了教育投入。”凉山州教育局计财科科长尹洪德说,凉山州加大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了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项目,而2013年的教育投入,在保证大基数不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教育经费的绝对增长,全州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20.1%,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这些数据转换成镜头,化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不少来布拖县的人都说,一个乡镇最美最坚固的地方,就是学校。”布拖县教育局局长曲林说。
这句话,用在宁南同样适用。8月4日,宁南中学,一栋栋草绿色的主体教学楼,恢弘大气,依山而建的广场,生态停车场,把这个山地学校,装点成一个花园。“这几年,宁南中学的投入达到5200万元。”宁南教育局局长、宁南中学校长古代礼说。
这仅仅是大力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2014年,全年累计投入中央及省、州项目资金7.1亿元,实施项目建设372个。目前,全州中小学及幼儿园校舍总面积达567万平方米,全州各县正在如火如荼地拆除D级危房。
此外,凉山州还在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据了解,凉山州每年召开一次教育大会,每隔3年召开一次教师表彰大会,今年,凉山州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实施大凉山教育振兴计划,未来每年将新增4亿元用于大凉山教育发展。“从今年开始,国家和省上都对凉山展开了更加密集的调研,我们迎来了教育最好的发展时候,特别是大凉山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凉山教育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春天。”谢宁说,2014年,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冲刺阶段,5年前提出的教育事业奋斗目标正逐步实现。
实施养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凉山高考传来佳讯,6月底,从凉山州招生考试办公室获悉,今年凉山州普通高考有6184人上本科线,占实际参考人数21407人的28.88%,更让人惊喜的是,文理科前5名,除了西昌之外,还有来自越西县、会东县、冕宁县、会理县和德昌县,高考录取后,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有6名,打破了近6年全州无北大、清华考生的尴尬局面。“这说明除了教育较强的西昌之外,随着凉山州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县的教育呈现出你追我赶,百花竞相开放的局面。”谢宁说,以盐源为例,通过几年努力,该县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目前已迈入凉山州教育强县的第一方阵。
追求教学质量,不能只在高中阶段,凉山州在实施寄宿制的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养成教育。“不仅学习,还要培养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习,两者相辅相成。”谢宁说,寄宿制教育在凉山民族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巩固“两基”成果,加强“控辍保学”的重要途径。
截至2013年底,凉山州寄宿制学校达752所,寄宿制学校在校生31.03万人,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学生23.06万人。
以喜德县为例,该县为寄宿制管理探索出一套“566+3”管理模式,在每个宿舍都张贴着宿舍管理制度,“勤洗手、勤洗澡,被盖要方块,床单要平整,室内无异味……”多年的数据表明,有寄宿制学校学生成绩,比非寄宿制的成绩提高20%。
德育也必不可少。以各种比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学校各项活动蓬勃开展。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优秀童谣评选活动、“美德少年”暨“文明洁美寝室”表彰活动等。在义务教育学校大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全州性中学生运动会、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艺术人才大赛,每3年举办一次全州性中小学生艺术节。
职业教育逆袭吸引来外地学生到凉山就读
8月,招生季,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许德权却一点也不愁,今年招生将有1200多名,除了德昌县以及本州的以外,还有300多名学生来自攀枝花市,这是凉山州教育首次大规模“逆袭”。
“这所学校专业设置合理,管理规范,既可以升学也能就业。”来自攀枝花的学生李卓蕾说。据了解,今年,德昌职业高中上本科就有26人,实现就业和上学双渠道,就业稳定率达95%。
这仅仅是凉山州发展职业教育的剪影。凉山州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阻断彝区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投入,2011年至2013年,全州投入职业教育2.24亿元,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购置设施设备,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全州中职学校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机电技术应用、护理等39个特色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9个,凉山卫校等5所学校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今年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有10人获奖;制定中职招生和学生就业优惠政策,扩大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免除中职学生的学费,每年补助生活费1500元。
数据为证。2006年,全州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1个校点,在校生1.1万人,职普比1.8比8.2,到2014年,全州中等技术学校19所,全州中职在校生达3.3万人,职普比达3.3:6.7。
职业教育不止步于此。今年省委、省政府实施彝区、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选送彝区4300名、藏区260名学生到省内就读中职。
“截至7月底,已招收彝区学生2600名、藏区学生460名。”凉山州职成科科长罗成说。
凉山州还将创新办学模式,通过引进民营资金,筹建凉山职业技术学院,填补凉山州无高等专科学校这一空白,基本实现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应招尽招、应读尽读”的目标,凉山职业教育为阻断凉山贫困的代际传递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川日报)
凉山教育 发力正当时 -
成都08:49 08.08.2014 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