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委书记:至2019年实现全州50万贫困人口脱贫

27.01.2016  22:19

        中新四川网1月27日电 (高寒)27日,在四川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凉山50余万贫困人口将在2019年实现脱贫。

        据了解,四川省目前有400多万贫困人口,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其中,凉山州有贫困人口50万,2072个贫困村及美姑、金阳、昭觉、布拖、雷波、越西等11个贫困县。凉山的脱贫成为四川省精准扶贫工作的主战场。

        “大凉山地区,因自然条件及历史原因,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把扶贫攻坚牢牢抓在手上。”27日,省人大代表、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因为全面同步小康这一目标性的任务,对凉山更具现实意义,凉山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攻城拔寨的头阵,如果凉山的贫困问题不能解决,就会影响全省全国的大局,这既是一个短板又是一个着力点,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他表示,今年是扶贫工作关键性的一年,要大力发展产业,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从安宁河谷西昌、德昌、会理、宁南、会东五县开始,摘掉插花式的贫困村帽子。

        “2016年要实现安宁河谷地带778个贫困村摘掉帽子。”林书成语气十分坚定。

        据了解,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仅次于成都平原的第二大平原,发展条件好,人口和城镇相对集中,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天然的条件使处于此地的凉山西昌、德昌、会理等五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人口相对富裕,不过由于凉山先天的自然条件和民族文化习惯使一部分群众依然生活在偏远山区,过着贫苦日子。

        据介绍,针对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凉山向全州2072个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开展逐村逐户的核查核对工作,分梯次、分地域、按规划落实扶贫计划。

        针对凉山的精准扶贫,林书成开出了良方:林业“1+X”和农牧业。

        “凉山有5000万亩宜林山地。”他说,要发挥凉山空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林业经济,采取“1+X”战略。一个“1”是核桃,计划三年内种1500万亩核桃,实现应栽尽栽;“X”就是各种因地制宜的产业方案,比如有些地方适合种植油橄榄、松树、青花椒等。同时,发展农牧业。

        关于凉山农牧业发展,林书成总结出“五字经”,即果树、马铃薯、蔬菜、种草养畜、种药材,通过这些产业来实现脱贫致富。

        “凉山什么都有但不强,没有加工业,只卖原材料始终要受到下游产业制约,这样就会使农业增收不稳定。”林书成特别强调,“因此,凉山州还在规划发展精深加工产业,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巩固种植面积,使农户有稳定的种养殖收入。

        此外,林书成还重视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希望通过这种点对点的销售模式,把大凉山天然的有机的农产品输送到大城市,以增加农户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