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全天候”监控筑牢森林草原防灭火铜墙铁壁

11.02.2022  21:45

  中新网四川新闻2月11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1日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入冬以来,该省凉山州通过建立林区卡防点、前置驻防点、瞭望哨,形成“山与山守望相助、哨与点密切配合”的前置驻防体系,确保每一片林区有专职人员日夜盯防、每一次异常情况都有专业人员及时处理,巩固森林防灭火成果。

林区建成的森林防火瞭望塔。四川应急供图

  凉山州西昌市樟木箐镇斯阿祖村,前往林区道路上,两幢简易房子门上挂着白底红字的“樟木箐镇斯阿祖村森林草原防火检查站”牌子,一道栏杆横亘在路面。进入检查站房内,一张铁丝床上面铺着厚厚的被子,电饭煲等生活物品齐全。“屋内有电,可以取暖、煮饭,工作和生活都较方便,跟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防火队员牟贵福称。

摩托森林防火队正在林区巡查。四川应急供图

  过去,由于没有规范的卡点,防火期由村组干部负责,一根栏杆、一个人、一把椅子守一天。虽设了很多卡点,但一到饭点就没有人、一到晚上就无人守,失管漏管多。对此,凉山州对林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选择关键点位,建立有火源探测仪、防火二维码、人脸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等卡防点1748个,配备4名驻点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同时,一旦附近林区发生火情,卡点迅速封闭道路,开展物资转运、现场秩序稳控等工作。

  凉山林区面积大、交通不便,火情发生后扑火队员难以及时抵达现场,是导致火灾蔓延扩大的关键。对此,凉山州以“30分钟内抵达现场”为标准,在万山老林深处建立前置驻防点334个。每个驻防点配备8人以上专(半专)业扑火队员,24小时吃住、武装、巡护在林区。西昌红星林场森林防火瞭望塔内,4名护林瞭望员以“”为家,守护着家乡的青山绿水。“现在厨房、厕所、浴室配齐了,大家在这儿生活也方便了,已把防火电当成了‘家’。”50多岁的瞭望员黎志江称,过去主要靠高倍望远镜完成观察,如今通过“千里眼”(森林防火监测与预警系统),让护林防火从“人防”转为“人防+技防”相结合。

  凉山州通过建“七有”(有床铺、食堂、厕所、澡堂、电、电视和信号)瞭望哨426个,既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又有娱乐生活。每个瞭望哨配备4名专职瞭望员,24小时轮班值守,并通过对讲机等方式实现信息无缝传达,发现异常第一时间通知前置点和卡点启动响应,核实为火情后第一时间开展安全监测。

  而在凉山州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有一支以傈僳族人为主要成员的摩托车骑行宣讲队,他们巡森林火情,喊汉、彝、傈僳语的防火令。傈僳族过去以农耕和狩猎为主,用火烧峰,取蛹销售是他们世代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昔日在山林里高举火把的猎手,如今他们组建了6支傈僳族专业扑火队,成为当地有名的扑火英雄。

  如何让防灭火人员稳得住、留得住、守得住?对此,凉山州大幅提高扑火人员待遇,县乡专(半专)业扑火队员每人每月3000元人民币以上、村级初期火情处置小组每人每月600元,训练、扑火时每天补助80至100元,巡山护林员每人每月2000元,让大家从“心不在焉”到“珍惜岗位、安心工作”。此外,凉山州还成立8个暗访组,每天沉到火险区找出不在状态的人、没有落实的事,对问题扭住抓、盯住改,定期回访,直到彻底销号。累计通报问题1.2万个,曝光典型案例891个,1397名干部“亮相”检讨。(完)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