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硬骨头创造新历史 ——凉山决战决胜深度贫困脱贫攻坚纪实(上篇)
凉山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区,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是全国6个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至今尚有深度贫困县11个、1118个贫困村、49.0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11.03%,区域性、整体性贫困问题特别突出,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五年来,凉山扶贫硬仗一仗接一仗,基础设施得到前所未有改观,产业培植前所未有加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前所未有增加······
距离决胜全面小康已不足1000天,能否啃下深度贫困群众脱贫这块硬骨头,直接关系凉山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大局。
“开局就是决战、上阵就要冲刺”。自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一组组数据耀眼明亮。2016年,凉山实现454个贫困村退出、11.35万人脱贫,2017年完成500个贫困村退出、13.47万人脱贫任务。2018年,是脱贫攻坚总攻之年,凉山将充分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现500个贫困村退出,约20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战略目标。
千里大小凉山,尽锐出战,脱贫有多难,凉山就有多拼。
党的光辉照凉山
万千贫困群众有了依靠看到希望
凉山,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1935年5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先遣队总司令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彝海结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最光彩的一笔。中央红军过凉山期间,凉山千名彝汉青年参加红军,其中100多名彝族青年专门被编成一个“彝族红军连”。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凉山实现“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凉山各族儿女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彝海结盟”所凝聚的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精神正在大小凉山薪火相传并发扬光大。
1952年前,千里彝区尚处在奴隶制社会,以家支制度划分区域,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独立局面。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和四川军阀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使彝族人民几乎未走出过大山,过着“广撒一箩筐收获一背篼”的刀耕火种生活,长期在贫困线上挣扎。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中,经过近70年的建设,凉山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0.44亿元(原老九县、不含西昌专区),到2017年底的1480.91亿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凉山仍然是全国最大贫困连片区之一。
2002年,凉山对“三房”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全州有14万多户、63万多人居住在“三房”中,如按当时凉山的总人口计算,几乎每7个人中就有1人居住在“三房”里。“山坳坳里搭‘三房’,三个石头支锅庄,无床无被席地睡,房破脊寒围火塘。”这句民谚一度成为大凉山极度贫困的真实写照。深度贫困,似拦路虎般横亘在“跑步奔小康”的凉山各族人民群众面前。
在大自然赋予凉山富集资源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看似难以逾越的贫困根源。对凉山大多数县来说,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因素,加上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发展举步维艰,贫困死死地拖住了这些县想追赶、想跨越的步履。贫困的历史难题,压在肩头,沉重在心里。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特别关心彝族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凉山深度贫困问题,特别指出,“彝族兄弟对中国革命是有重要贡献的,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彝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在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期间,201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印发《关于支持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支持凉山“19条”等政策先后出台。
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多次上凉山,向基层干部群众转达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深入调研凉山深度贫困与恶劣自然环境、落后思想观念等复杂因素多重交织的特殊性,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提出帮助群众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目标。
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凉山实施“彝区十项扶贫工程”,量身定制支持彝区“17条具体措施”,省级财政累计落实资金121.22亿元。近年来,凉山州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新增一般转移支付及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源有偿出让收益的50%用于扶贫开发。
州委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开跑脱贫奔康冲刺接力赛,以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及省、州委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并使之成为凉山大地最响亮的声音、最坚实的步伐。
在凉山,每年开年第一个大会就是全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大会,强化“开局就是决战、上阵就要冲刺”意识,坚持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在国家、省“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基础上,增加治毒治病救助和移风易俗巩固“两个一批”,制定落实贯彻中央、省创新机制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实施方案》及23个扶贫专项,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攻坚克难劲头打响凉山脱贫奔康决胜之战。
“干”字当头谱新篇
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后废除奴隶制的地方。长期以来,这里的群众一直延续着从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陋习。不少地方,群众的住房十分简陋、矮小,人畜混居一室,饮食起居都以“三锅庄”为中心,日为炊饮之所,夜为卧歇之地。
难以抵御的是“种一片坡收一箩箩”的恶劣自然生产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一遇阴雨低温、冰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返贫。
素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彝族口弦之乡”“彝族银饰之乡”等美称的吉拉布拖,其彝族阿都文化底蕴厚重,民风民俗浓郁迷人。
布拖彝族丧事习俗,在阿都文化中占了相当比重。据当地的彝族老人吉比回忆,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物质匮乏、严格的彝族等级制度等原因,布拖彝族死后一般大量杀猪宰牛的极少,只有当时的土司、黑彝等权势极大、钱财富足的少数家庭,才会兴师动众的大批杀猪宰牛大办丧事。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大办丧事攀比之风在布拖盛行,杀牲畜越多越有“本事”的面子观念悄然兴起,致使不少彝族群众办完丧事后负债累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布拖农村死一个老人,动辄就宰杀几十头(只)猪牛羊,甚至有宰杀多达百余头牛的丧事例子。
家住布拖县拖觉镇菲土鲁村的吉列此子一家,就是大办丧事的受害者之一。1998年,贫穷的吉列此子一家5口人还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破房里,一家人一直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着基本生活,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与邻居共同购买的一头耕牛。
1999年4月,吉列此子的母亲不幸病逝。老人去了,四个儿女齐聚一堂共商丧事事宜时,吉列此子一家被摊派了1万多元钱,吉列此子顿时傻眼了。本来修房欠下的债还不知何时还清,现在还要承担这笔巨款,家徒四壁的他无可奈何地又踏上借款之路。奔波一个星期下来,不但四处借款无果,还受到别人的讽刺与奚落。终于,在一个晚上,不堪重负的吉列此子上吊自杀,死时才36岁。母子一前一后被抬上了山。出殡那天,留下的三个孩子扑在母亲的怀里哭得死去活来。当时,最小的女儿才4岁。
发生悲剧的不仅仅是吉列此子一家。迫于大办丧事之风,不少彝族群众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没钱就借钱办,办完丧事后家徒四壁且债台高筑。有些本来在当地党政的帮助下,已经脱贫致富的,又为大办丧事返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了。这是凉山州继1986年“二六”指标的实现,形象扶贫的实施,“八七”扶贫攻坚的胜利,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起步后,又一个扶贫开发重大战役的开始,是凉山社会发展进步的里程碑。
上世纪末的那场深入持久、自力更生的扶贫攻坚,仅仅解决了贫困人口初级温饱和基本生存。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扶贫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扶贫,关键要解决随遇而安的小农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内生动力。遵循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凉山州县(市)乡村各级干部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与群众一道摆问题、找原因、选路子,集思广益,共拟脱贫致富规划。
道理越讲越清楚,思路越议越明晰,脱贫致富的规划蓝图越来越清晰——要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只有更新观念,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自力更生为主,资金扶助为辅,着眼市场,注重实效,艰苦创业,长远发展,让田土增收入,向山水要希望,在山水田林路之中,开辟出一条脱贫致富的立体发展之路。
对州情再审视、对发展再规划、对工作再要求。面对新时期脱贫攻坚新任务,州委州政府决定用改革的成果、发展的实效,来破解凉山贫困的历史难题。在破解凉山贫困历史难题中,突破口选为彝家新寨建设。注重建好房子,首先要让群众直接感受到脱贫致富的好处,让他们住上漂亮舒适的房子,才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改变住房环境、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领域先着手来一场民族自我进步的涅槃。
盐源县棉桠乡木邦营村70多岁的莫色老人,以前一直住在距离木邦营村很远的高山上,居住条件差,家庭经济收入低。先搬下来的两个儿子把老人接下来,安顿在自己附近。
“以前的房子,仅仅能够遮风避雨。又矮又潮湿,手一碰或风一吹,到处都是土灰,有时连锅里和碗里都有石子。现在里里外外都粉刷得干干净净,摸起来既光滑又不沾灰,还铺了水泥地,以后扫地就不起灰了。更安逸的是,县文广局还免费给我们村每家每户安装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看电视也方便了。能住上今天这样漂亮的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卡沙沙(彝语意为感谢)共产党,县委政府瓦几瓦(彝语意为非常好)。”在谈起彝家新寨建设给自家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时,老人一语道出了住进新房后的心声。
“现在不仅房子变漂亮了,而且,村里诈‘金花’、打麻将、成天喝酒的人少了;‘大肥猪瓦板房,吃饱肚子晒太阳’的旧观念如今已成为大家的笑料;刚安装的卫星接收器,让每家人都能随时打开电视机了解国内和外面的大事和新鲜事……”木邦营村支部书记杨兴国如是说,乡风文明了,社会也更加和谐。
“空中雄鹰靠翅膀飞翔,世间人类依规矩生活”,在普格县沙合莫村,类似于这样的彝汉文双语标示在村里随处可见。文化广场四周悬挂的彝汉文书写的《村民文明公约》《交通文明公约》等,制作精美,通俗易懂,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引导着村民们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目的明确,就是既要让群众住新房,又要教育群众做新人。
在冬日里,阿力伍拉骑着刚买不久的摩托车回来了,他推开院门,穿过干净的水泥坝,径直走到水管前,放水冲了冲脸。“过去在山上,日子不是这样安逸哦。彝家新寨建设让我们搬下来了,一切都方便了。”晃着水珠,布拖县补尔乡日久村村民阿力伍拉的笑容灿烂。
古老的布拖,纯朴的彝人,在党的扶贫政策惠及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今日走进布拖,阿都建筑风情扑面而来,浓郁的色彩装点着布拖坝子,大片大片的白杨托着布拖人正在成长的希冀。从高山到坝子,处处洋溢着笑脸。
如今,在这个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房屋破旧改三房,煮饭生火烧沼气,家家户户点农网,人背马驮通公路,缺水挑水安水管,生病发愁有医保,丧事喜事繁向简,吃饭洗脸送用品,出门打工有政策,火把之花遍地开,健康生活扑面来”的顺口溜让人为之喝彩。
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大方面,布拖县创建“四好”家庭户12278户,率先把已建或在建的幸福美丽新村建成“四好村”,建成率达70%以上,为全县物质脱贫、精神脱贫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12月31日,岁末。这一天,地处大山深处的德昌县茨达镇万年沟新村聚居点沸腾了,村民们纷纷穿着节日的盛装在广场上载歌载舞,脸上的笑容是真诚真实的,更是发自内心的。
70余岁的村民李呷呷说:“真没想到我这么大岁数的人,今天还能搬下山来住上这种好房子,感谢共产党!”
李呷呷说的是事实,像他这种年龄大、又世代居住在高二半山上的村民,能易地搬迁下山来居住在坝区河谷,要感谢脱贫攻坚的强力推进。两年前的2015年,万年沟村77户村民散居在群山之间,有的居住在蜿蜒流淌的茨达河边,有的居住在海拔近2000米的山巅上。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短短两年时间,万年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实现了整村易地搬迁,统规统建了77套新居,77户村民全部搬进了新房……
通过长期实施的彝家新寨建设,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贫困群众思想观念,从“宁愿苦熬”“不愿苦干”转变为“苦干、实干加巧干”,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成为更多贫困群众的美好愿望。从2010年至今,共有267.9万户群众实现“安居梦”、过上“好日子”,让贫困群众彻底告别低矮潮湿、人畜混居、功能混杂、设施落后的居住环境。
“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曾是凉山特困彝族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今日,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的彝家新寨带来的是:凉山面貌、凉山人面貌的深刻变化。
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凉山强力推进彝家新寨建设,通过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的艰苦努力,脱贫攻坚从改革与精准的实际出发,实现了大救济式扶贫向精准脱贫、改善环境、激发自身活力,解放生产力的重大转变。这一实践,使凉山贫困地区从生产方式、经济效益到人的意识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越是艰辛越向前
用勤劳双手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通过精准攻坚,逐类击破贫困,放大扶贫辐射带动效应,既做实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带动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又坚持实事求是,不吊高各方面胃口,促进大家用勤劳双手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凉山各族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发挥当地阳光水源充足、山林草地广阔的优势,加大特色农产品种养植范围,加快技能技术服务培训,鼓励有技术的年轻人走出大山打工挣钱,改善家中和周边环境,加快增收奔康步伐,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2017年,凉山在贫困村大力实施“1+X”林业生态产业,大力建设核桃、花椒、华山松、油橄榄、板栗等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实现林业扶贫工作从“输血”模式向“造血”模式转变。
截至目前,全州已完成新建核桃基地609.89万亩,完成核桃嫁接改造108.10万亩,覆盖88%的贫困村。
随着以核桃为主的“1+X”林业生态产业大量投产,有力促进脱贫攻坚、致富奔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凉山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彝区的金阳县,生态产业成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重武器”。
2017年12月18日,810公斤“金阳青花椒”走出国门,在上海口岸顺利通关出口澳大利亚,实现了该县自营出口和自主品牌出口“双突破”。
“双突破”,有着更深层次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县,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形成了“扶贫不养贫、帮勤不帮懒、脱贫不掉队”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思想意识的提升,带来的是“吹糠见米”的成果。青花椒,在染绿山川的同时,鼓起的是群众的“钱袋子”。
被誉为“中国青花椒第一乡”的红联乡,全乡青花椒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人均拥有青花椒30株以上,年产青花椒50万斤,平均每户椒农收入3万元。
芦稿镇油房村拥有“中国青花椒第一村”之称,素有“青花椒满山香”的美誉,青花椒收入占该村农业总收入的90%以上,村民家家年花椒收入超过3万元,部分椒农年收入超过20万元,过上了小康生活。
德溪乡李子坪村李子坪组村民吴依博,种植60余亩3000余株青花椒,年产青花椒干果达5000公斤,产值超过40万元,人均年收入实现8万余元,成为金阳“青花椒种植第一大户”,成了青花椒种植农户的榜样和示范。
2017年,金阳青花椒总产量达1360万斤,产值达6.85亿元,椒农人均收入达4680元。特别是青花椒林下套种白魔芋种植,亩增收3500元,青花椒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金果果”。“金阳青花椒”产业发展模式入选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典型技术模式”。同年9月,金阳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青花椒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生态产业,同样在安宁河谷地区“枝繁茂盛、开花结果”,为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宁南启动了以核桃为主的林业富民工程,广袤的荒山变成“金山银山”。目前,已发展核桃面积100万余亩,挂果面积15万亩,随着挂果面积和产量的逐年增加,核桃产业已成为山区群众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
2017年,宁南县核桃产量在9000吨左右,以核桃为主的林业综合产值达7.6亿元;相继成功创建四川省木本油料产业重点县和四川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
该县还在幸福镇茶岭村培育打造“森林人家”主题农家乐,示范带动乡村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全力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知名度,增强林农获得感和幸福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6日,以幸福镇茶岭村“森林人家”主题农家乐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已吸引县内外游客1.2万余人,实现生态旅游收入240余万元。(张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