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受益城商行将继续发力小微金融业务

12.06.2014  11:28
核心提示:央行宣布“定向降准”,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城商行在受益范围内。接受采访的多家城商行人士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贷款集中度,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定向降准”将释放流动性规模,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但业内专家普遍担忧,降准之后,释放的流动资金未必会流向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对此有专家建议,要对降准地区的相关银行信贷投向进行跟踪监管,确保降准的城商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流向小微和“三农”领域。

央行宣布“定向降准”,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城商行在受益范围内。接受采访的多家城商行人士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贷款集中度,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覆盖三分之二城商行

地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成为此次“定向降准”的受益者。央行表示,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

记者翻阅城商行2013年年报发现,多家城商行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例如,2013年广东南粤银行小微新增贷款占全行新增贷款比重达到了53.06%,同时,该行去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余额的比重为43.38%。又如,截至2013年年末,温州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04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的62%。

据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测算,截至目前全国中小金融机构存款约18万亿元,扣减上次降准涉及的8万亿元县域农商行和农合行存款,本次降准涉及存款约10万亿元,释放500亿元基础货币。

“由于规模不大,整体影响较为有限。因此,"定向降准"的意义更多是在于给予支持"三农"、小微较为得力的达标银行一定的正激励,以鼓励更多银行向这些领域倾斜。”光大证券(601788,股吧)分析师王剑表示。

广东南粤银行分管小微业务且担任深圳分行行长的甘宏也认为,新政的导向意义更大。“这个政策对我行来说是促进小微业务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在信贷规模紧张的大环境下,我们将获得更多的业务资源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这势必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她说。

等待进一步政策指引

虽然“定向降准”将释放流动性规模,提高“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的可获得性,但业内专家普遍担忧,降准之后,释放的流动资金未必会流向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降准释放的资金,部分由符合要求的银行投放至"三农"、小微,另一部分则将流入银行间市场,而这部分资金存在流入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的风险。”王剑直言。

对此有专家建议,要细化政策、加强监管,确保降准地区的资金不外流、不外逃。“要对降准地区的相关银行信贷投向进行跟踪监管,确保降准的城商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流向小微和"三农"领域。”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此外,城商行人士告诉记者,要保证释放出的资金全部投向小微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细则和指引。

“此次降准将使我行准备金释放出一部分的资金,但仍受存贷比、信贷额度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甘宏表示,“我行会集中资源,优先支持小微企业、"三农",提高他们的贷款获得率。”

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杨驰也认为,存贷比是“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的一个制约因素。据他测算,截至2014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为74.23万亿元,按照最乐观的75%的存贷比极端值计算,可以发放贷款余额为55.67万亿元,比实际值51.48万亿元还有4.19万亿元的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日前公开表示,银监会正在研究在合理适度流动性管理基础上,根据情况相对调整存贷比的内容。王兆星表示,随着负债资产的变化,将对存贷比分子分母进行相对调整。75%的存贷比例是法律规定的,不会变,但将适当调整分子分母的内容。

继续发力小微信贷业务

事实上,无论是国家政策的引导方向还是从银行转型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小微金融成为各家城商行发力的重点。

多家接受采访的城商行均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并着力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

2013年,广东南粤银行推出了无抵押无担保产品——“信用速贷”。针对小微企业担保弱的特点,该行破除抵押崇拜,更加注重借款人的第一还款能力,推出无抵押无担保产品,重点发展户均50万元以下客户需求,通过下沉客户重心,帮助青年创业者筹集创业基金,满足小微企业主融资需求。

“今年,我行将陆续开发信用类、保证类、抵质押类、产业链类、结算类等系列产品,其中,将大力发展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信用贷款,升级小微金融模式。”甘宏告诉记者。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金融部总经理赵梦琴表示,该行正在谋划打通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边界,更好地协调和配置资源,以实现针对微小企业和小企业金融的总体突破。

根据最新的整合方案,包商银行微小企业金融部和小企业金融部或将重新整合成小微金融部,以实现小微业务的规模化、模块化发展。与此同时,此前微小企业的单、散户发展模式也将向批量业务模式转变。

“将微贷从散户发展模式转向批量化、模块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是微小企业的经营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相较于单打独斗,他们更加依赖抱团取暖;另一方面,这一转型也有助于包商银行降低成本,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和生产能力。”赵梦琴称。